1891年,美国数十名伐木工,用了8天时间,砍倒了一棵100米高的千年红杉树,而砍伐它的原因,竟然是为了向全世界证明树木可以长到这么大。
1891年,一个叫埃利亚斯·桑菲尔德的植物学家,坐在家里翻报纸时,被一张照片彻底点燃了热情。照片里是一棵巨大的红杉树,树干粗得吓人,背景是内华达山脉的影子。这张照片是商人奥古斯丁拍的,他本来只是个猎人,偶然撞进了这片红杉林,顺手拍了张照。桑菲尔德一看,眼睛都直了——他研究植物半辈子,老早就听说加州有巨树,可没人信那是真的。这下好了,证据摆在眼前,他觉得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着落:得让全世界知道,这种树不是瞎编的。
桑菲尔德不是随便想想就算了的人。他从小就对植物着迷,家里穷,靠父亲卖草药糊口,长大后考进哈佛,硬是拿了个植物学博士学位。他一直觉得,科学得靠实打实的东西说话,光写论文画图不够,得让人亲眼看见才算数。这棵红杉对他来说,就是个天赐的机会。可问题是,怎么证明呢?他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最好的办法是砍一棵下来,运回去给那些怀疑的学者看看,让他们没话可说。
桑菲尔德没钱没势,一个人干不了这事儿。他找到奥古斯丁,这个商人脑子转得快,一听计划就看出商机。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干票大的。奥古斯丁不关心什么科学不科学,他看中的是钱——这片林子要是炒热了,能吸引多少游客啊?于是,他掏钱召来一支伐木队,几十个壮汉扛着锯子和斧头,浩浩荡荡进了林子。
被选中的那棵红杉,高100米,树龄至少千年,是这片林子里最显眼的家伙。伐木工们用了8天,从早干到晚,终于把它放倒了。树倒下的那一刻,动静大得像地震,地上留了个大坑。这事儿干完,桑菲尔德拿着一截树干回学术圈炫耀,果然震住了不少人。他的名字上了科学期刊,好多人开始承认,这种巨树确实存在。可与此同时,反对的声音也炸了锅——有人骂他为了名声毁了自然,有人说他这叫“科学”简直是胡扯。
桑菲尔德这边忙着争名,奥古斯丁那边已经开始数钱了。他把红杉林改名叫“巨人之乡”,修路、立牌子,还雇人到处宣传,没多久就有一堆游客跑来看热闹。那棵倒下的树被锯成片,有的卖给博物馆,有的做成纪念品,奥古斯丁赚得口袋鼓鼓。游客越来越多,林子里乱成一团,地上全是垃圾,草被踩秃了,连鸟都飞走了。
这片林子本来是生态宝库,有不少稀有动植物靠它活着。可游客一多,马车一碾,水土流失加剧,树根附近的土都松了。剩下的红杉看着还在那儿挺着,可周围的环境已经撑不住了。奥古斯丁才不管这些,他眼里只有银子,森林死活跟他没关系。几年下来,这片红杉林从世外桃源变成了个嘈杂的景点,生机一点点被榨干。
桑菲尔德后来再去看那片林子,傻眼了。满地的垃圾,稀疏的树,他心里估计也挺不是滋味。他开始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可能错了,转而跑去呼吁保护自然,想给剩下的树争取点活路。可惜,伤已经造成了,他再怎么喊也补不回来。1910年,奥古斯丁死了,留下一片残破的林子和一堆褪色的广告牌。他到死都没觉得自己干了啥坏事,反正钱赚够了。
这场砍伐让全世界知道了红杉有多壮观,可代价是啥呢?一个千年古树没了,一片生态被毁了,珍稀物种丢了家。桑菲尔德的名声有了,但毁林的骂名也跑不掉。奥古斯丁的钱赚了,可森林的命搭进去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