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流标准,加强领导,精准谋划
西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把该项工作列为建设农业强市的核心指标,作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的第一抓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召开专题会议、观摩会议,持续压实责任,强力推进落实。
该县主要领导以及分管县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督促指导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办公、就地拍板,多项问题迎刃而解。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均给予有力支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西华县教体局成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督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及时制定《西华县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西华县绿化美化实施方案和评分细则》等指导性文件,明确相关股室和学校的目标任务、具体举措和时间节点,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做到高效落实。
坚持一体推进,统筹兼顾,同步提升
完善保障机制,改善条件实现标准化。为解决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不均衡问题,大力支持学校标准化建设,2024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1.36多亿元,投入绿化美化资金933万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学校面貌。实施乡镇寄宿制学校提升行动,着力改善18所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住宿、办公、文体等保障更加有力。实施智慧校园提升行动,一期投入资金900万元,着力打造一流智慧校园亮点。实施校园食堂提升行动,累计投入资金1078.6万元,着力改进了116座餐厅卫生环境和服务能力,“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动态在线率均达到100%。
优化学校布局,调整迁建实现标准化。为解决校区设置和校园占地不均衡问题,大力支持学校标准化建设,县委、县政府专门修订城区空间布局规划,专门研究制定城区学校优化布局方案,新建安康路中学、花园小学、西华一中、一高附中,改扩建实验中学、花园小学、人和路小学、薛湾小学、春晖小学,迁建第二实验中学、二中、第二实验小学,其中人和路小学办学规模由12班扩至48班,二中占地面积由21亩扩至90亩,第二实验小学校区增加到3个,以上学校均顺利实现了标准化。
注重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实现标准化。为解决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不均衡问题,大力支持学校标准化建设,多策并举、因校施策,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在师资配置方面,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全科分配、选派支教、银龄计划等补充教师263名,公开选聘300名乡村教师进城任教,交流校长、教师61名,有效解决了教师队伍调配进度缓慢的历史遗留问题,校际之间师生比例更加均衡。在教学质量方面,积极整合师训、进修学校、教研、电教等资源,扎实推进“教、研、学、评”一体化、系统化,高质量培训教师8800人次,全面提升了教师素养和能力。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大幅提质扩容,39个教育集团162所学校组团谋发展、提质量,覆盖率达到76%,2025年预计达到95%,通过“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等多种模式,城乡之间教育质量更加均衡,差距明显缩小。在教育资源整合方面,2024年稳妥撤并农村小规模小学173所,教师、校舍、设备、器材等内部有序调剂使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利用,促进了学校标准化建设。
坚持一抓到底,强化督导,突出实效
台账式管理。为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西华县根据重点任务和评价指标,紧密结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逐项逐条分解到相对应股室和学校,业务领导和联系领导双重分包、双重责任,建立工作推进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每月1次工作例会,听取汇报,研判动向,解决问题。每季度1次推进现场会,总结经验,精准点评,全力推进。
常态化督导。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牵头,先后开展8轮次专项督导,下发通报16期,既注重表扬先进,更敢于批评后进,不遗余力督促指导学校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下一步,西华县将继续围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扛牢主体责任,推进工作落实,以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为全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赋能增势,为高水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西华教体的智慧和力量。 (西华县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