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改编成八路军的时候,分为了三个主力师部队。而在1955年的时候,从这三个师中走出来的大将有多少人呢?在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陕北红军就被改编为八路军,并且分成了三个主力师,分别是120师,129师还有115师。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这三个八路军师就又继续发展,并且我军的五个野战军都是从这三个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过这也就让不少人疑惑,从这三个主力师中到底有多少人被授予了大将呢?首先就是115师,这个师是由红一军,还有红十五军以及陕北的七十四师组建,而后这个师下辖的部队就是343旅与344旅。

在解放战争的时候,115师的主力部队就去了东北,并且之后就成为了东野,那么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从115师中走出来的大将有两个,他们就是徐海东与黄克诚。徐海东是来自湖北的,红军时期他可是立下大功的,担任的职务也比较高。解放战争的时候,他是344旅的旅长,而黄克诚是来自湖南的,并且是344旅的政委。



然后120师这支部队最初是由红27军,28军还有独立一师以及独立二师组建,这支部队下辖的部队里有358旅与359旅。来到解放战争时期后,这支部队就发展成为了西北的野战军。而从这支部队里走出来的大将就是许光达,不过最初他并没有在120师担任职务,也是后续经过组织的调遣才来到120师成为独立旅的旅长。

最后要说的就是129师,这可是一支英雄部队,也是众人都熟悉的部队,并且在作战的时候,这支部队取得的战果也非常多。该军就是红四方面军直接改编而来,在129师管辖的部队有385旅,386旅。



在解放战争的时候,129师的主力部队就直接发展成了中原野战军,并且在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可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初期我军没有什么优势,国民党来势汹汹,对我军各种压制,毛主席与中央为了给我军增加作战的机会,就给中野下了命令,让刘邓两位首长带着中野向大别山挺进。

也正是这场后方迂回作战才让我军在劣势中得到了缓冲,给其他战区减少了压力,毛主席对这支部队也是称赞不已,所以解放战争的时候,中野也是立下大功的。1955年在全军授衔的时候,来自这支部队的将领陈赓被授予了大将,他的能力出众,被授予这个军衔也是实至名归的。



陈赓是湖南人,他曾经在386旅中担任旅长职务,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也做出不小的贡献,中央对他的能力给予了肯定,在建国后,陈赓又负责哈军工的建设工作,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做出不小的贡献。

不过大家也知道大将的人数可是十个,既然这四个人是来自八路军的,那么其他的将领都是来自哪里呢?来自新四军的就有两位将领,他们就是粟裕与张云逸,粟裕是湖南人,而张云逸则是海南人。



然后就是八路军总部工作的将领也有两位,他们就是谭政,还有罗瑞卿。谭政是来自湖南湘潭,而罗瑞卿是来自四川南充的。至于萧劲光则是当过八路军留守兵团的司令,他是来自湖南的,王树声是在晋冀鲁豫军区担任副司令,来自湖北。



十位大将都在战争年代立下大功,并且还都是能力出众的存在,所以建国后他们就被安排在了一些重要的岗位上,这也就看出中央对他们的器重与信任,而且这些大将也都没有辜负中央的期望,为国家的建设继续奉献自己的后半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