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了七个师,师长们个个都是威名远播的名将担任,其中第一师的师长就是赫赫有名的粟裕大将,而第三师的师长便是文武双全的黄克诚。

黄克诚位列开国大将第三,绝对的属于文武双全,军政皆能。他是红军时期的军政委以及军团的代理政治部主任。抗战期间,又担任旅政委。按说,这绝对是一员优秀的政工干部。随后,他率部南下,担任八路军第5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并在皖南事变后出任第三师的师长兼政委。



抗战胜利后,他又率部挺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不过他的侧重点在地方,并不在野战部队。

随着解放战争不断的胜利,他更是先后主政天津和湖南,并在之后调任调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主持建立全军后勤工作的正规制度。1954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

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并且位列第三,还在陈赓大将之前。

说起黄克诚麾下的猛将那也的确不少,其中便有四位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要说新四军总共在授衔时也没有几位上将,可黄克诚麾下便有四位,他们都是谁呢?

第一位刘震



刘震是红25军出生,参加过长征,这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部队。他期间主要是做政工工作,担任过师政委一职。

抗战期间,他在344旅688团任政治委员。第二年,第344旅组建独立团,刘震任团长,奉命到冀鲁豫边区开展斗争。到了1940年初,刘震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旅长。可以说刘震也是通过不断的战争,提升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也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完成了从政工干部到军事主官的转变。期间,他的领导也从徐海东成为了黄克诚。

刘震也跟随黄克诚辗转多地,并去了新四军,在第3师,他仍然担任旅长。新四军第3师奉命进军东北的时候,刘震已经被任命为副师长了。在东北,他担任2纵队司令员,是少数几位位置稳固的司令员。而2纵在他的带领下,是东北野战军中歼敌数量最多、表现最出色的纵队,在黑土地上以善于打大仗、硬仗、恶仗著称。

全军整编时,东野第2纵队改编为第39军,刘震继续出任首任军长,并且在随后担任兵团副司令员。

1955年,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二位洪学智



洪学智其实和黄克诚以及刘震一样,都属于军政皆能的将领。他来自红四方面军,担任过军政治部主任,参加过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以及长征。长征期间,他负责方面军的后勤工作,曾奉命接应中央红军,组织筹措了大批军需物资,受到刘少奇的赞扬。

抗战开始后,他亲率第三大队学员随抗大总校开赴太行山抗日前线,并在之后去了新四军,任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在陈毅校长领导下,坚持抗大办学方针,为新四军培养了大批干部。

1942年12月,洪学智调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协助黄克诚师长兼政委指挥了夏季攻势作战和苏北反顽斗争。

1945年9月,洪学智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与黄克诚率部进军东北。在东北他也担任过纵队的司令员,此后,又任四十三军军长,率部作为四野先遣兵团南下,途中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

建国后,洪学智参加了抗美援朝,并且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仍然负责后勤保障。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三位韦国清



韦国清是广西人,参加过百色起义,跟随红七军去了中央苏区。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曾任军委干部团营长,教导师特科团团长。

抗战开始后,他做教育工作,担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后来调去了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担任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他去了新四军,担任第三师第9旅的政委。但后来,他又调任第4师第9旅旅长,并在彭雪枫牺牲后升任第四师副师长。

解放战争开始后,韦国清担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以及华野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期,韦国清又担任了第10兵团政委。

在福州解放后,他曾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和市长,不过没有多久就奉命率军事顾问团赴越南,帮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期间曾回国任公安军副司令员,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第四位张爱萍

张爱萍是四川人,1925年便开始参加革命,早期曾做情报工作。因为身份暴露去了红军,曾担任师政治部主任一职,还参与创建了少共国际师。



抗战开始后,张爱萍去上海组织沪杭宁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并做过一段时间的统战工作。之后,他在河南确山发展武装力量,组建新四军挺进纵队,并赴津浦路东开辟敌后根据地,后担任八路军苏皖纵队政委以及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

皖南事变后,张爱萍任新四军第3师第9旅旅长,第3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彭雪枫牺牲后,张爱萍接替了他的职务,担任了第4师的师长。他也不辱使命,率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解放战争初期,张爱萍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没多久他就因为受伤去了苏联治病,等到1948年底的时候,才伤愈回国,担任了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渡江战役伊始,又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建国后,他担任过兵团司令员,不过没多久就上调中央,担任了副总参谋长,并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

1955年,张爱萍也被授予上将军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