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陷阵,他从蛛丝马迹中揭开罪恶面纱,斩断非法链条;循循善诱,他于家长里短间寻找和谐密码,化解疑难杂症;锐意进取,他在社区警务中挖掘打击潜能,筑牢治安防线,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他就是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桃源社区巡逻队民警陈源。

陈源,男,36岁,中共党员,从警14年来,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个人嘉奖4次,2022年被评为苏州市禁毒先进个人。


铁腕执法,重拳出击“黑窝点”

受父亲的影响,陈源从小就立志做一名人民警察。200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依托专业优势,在打击办案的过程中,别人眼中杂乱无章的线索,经他梳理总能成为关键突破口。

2024年4月,陈源在辖区摸排违法犯罪案件线索时,发现某居民区存在一家非法经营液化气的“黑气”窝点。这种窝点设备设施简陋,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消防安全意识薄弱,一旦发生爆炸将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此,陈源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汇报,并迅速参与到案件办理中。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面对“黑气”贩卖人员反侦察意识强、现金交易难追踪等难题,陈源带领团队迅速制定策略,通过走访调查、化装侦查和连续蹲守,成功掌握了关键线索。收网行动中,陈源带队在偏僻树林小道蹲守三天,借助无人机热成像技术,成功抓获一名逃至树林的嫌疑人。

为了尽快破案,陈源又重新梳理汇总线索,循线溯源,牵出异地的源头“窝点”。线索一经明确,陈源又马不停蹄带队奔赴源头,凭借周密部署,顺利将嫌疑人一举抓获。

利剑出鞘,扫黄打非“守净土”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为了能从根本上提升辖区治安水平,陈源还自学了大数据分析与刑侦技术方面的知识,积极探索社区警务打防一体化,不断扩充知识面,为了能更好地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2024年,桃源辖区内的古镇停车场周边被列为吴江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流动人口多且人口成分复杂,其中不乏从事涉黄违法活动的人员,给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得知这一情况后,陈源结合“夏季治安整治行动”要求,灵活运用上级条线部门推广的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智慧小区等手段,针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加强日常管控工作,对发现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关停和查处了一批违法场所,捣毁卖淫嫖娼窝点3个,从源头上铲除黄赌毒违法犯罪滋生土壤。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不仅优化了巡逻路线,还加强了与居民的沟通交流。现在,古镇停车场周边的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居民们的安全感大幅提升,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陈源说。

循循善诱,柔性调解“促和谐”


“执法办案讲究证据,矛盾调解也是如此,但调解还要多一份温情。”以交朋友的心态投入到各种纠纷化解任务中,在化解的过程中帮助双方找回面子、找到出口、得到平衡。陈源多年来努力探索矛盾化解路径,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法。

桃源辖区行业场所多、外来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纠纷类警情占比高。对此,陈源坚持矛盾纠纷警情“主动介入、及时处理、标本兼治”的三步走原则,对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债务等易发多发矛盾纠纷,做到逐一施策、逐一化解,最大限度消除基层显性和潜在风险隐患。

2024年9月,陈源在调解一起矛盾纠纷警情中,意识到这场纠纷的核心是一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涉及亲情纽带关系的处理,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远不能彻底化解矛盾,双方间的冲突有可能再次爆发,于是陈源决定运用柔性执法打开双方的心扉。

通过不断给双方做工作,促使双方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亲情的重要,在陈源的耐心疏导下,最终该纠纷警情得以成功化解。2024年以来,陈源已组织调解各类家庭情感、邻里、经济等矛盾纠纷共计445起,化解率96.9%,未发生一起“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十四载风雨兼程,十四载春华秋实,民警陈源时刻以保安全、护稳定为己任,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守一方安宁默默书写着他的警察故事。

文/苏景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