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懂酒哥
日前,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则》规定了白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通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通则》旨在从我国白酒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出发,提出白酒品质表达新形式,建立我国白酒统一形象,增强民族和文化自信,推动和加快白酒的国际化进程。
白酒产业标准化突围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蒸馏技术生产蒸馏酒的国家,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蒸馏酒,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载体。
与其他蒸馏酒相比,中国白酒展现出独特的工艺与文化内涵,其核心特色体现在酒曲的使用、固态发酵工艺以及独特的蒸馏技术。同时,白酒的发酵、蒸馏与贮存容器亦具有显著特点。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中国白酒与众不同的品质与魅力。
为清晰地表达中国白酒特征,修订稿对“白酒”“酒曲”“发酵容器”“蒸馏容器”和“贮存容器”等术语进行定义。其中,“白酒”定义中强调了谷物和酒曲的使用,同时描述了白酒基本的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的生产过程。“酒曲”是中国白酒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蒸馏酒的重要标志。酒曲的定义中,明确其原料、生产特点及其作用。“发酵容器”“蒸馏容器”和“贮存容器”中分别列举出特色容器名称。上述术语和定义进一步明晰了中国白酒的典型特征。
在理化指标方面,《通则》规定白酒不再区分高低度,删除了按酒精度分类。建议统一将固形物的限量设定为≤1.00克/升,固形物是指白酒在100℃—105℃水浴条件下将乙醇、水分等挥发性物质蒸干后的残留物。酿造用水中的无机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来源,白酒中的固形物超标,会使酒水出现浑浊、沉淀和失光等现象;建议总酸+总酯设定为≥0.45克/升,酸类是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它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所特有的芳香,总酯是白酒中多种酯的总称,它是白酒中重要的呈香、呈味物质。
此次修订还首次建立了面向消费者的白酒品质表达标准化语言,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识别中国白酒的特性,丰富和完善标准技术内容,创新产品标准的表达形式,推动白酒产业的标准化、国家化、规范化发展。
例如,为向标准使用方(如消费者)直观表达中国白酒的香气特征,征求意见稿中绘制了白酒风味轮作为参考。据悉,上述感官描述术语旨在充分反映白酒的共性特点,而且在字面意思上更便于监督检验机构、消费者正确品评与欣赏白酒产品,感知其独特风味,反映产品真实特性。
白酒国际化新阶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以及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白酒行业持续努力推动我国传统白酒走向国际社会,白酒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白酒尚未建立统一形象,国际社会对中国白酒的认识仍然不清,造成白酒国际化进程缓慢。
此外,“关税暗礁”也成为酒企“走出去”的“拦路虎”。以欧盟为例,白酒进口需缴纳10%-25%关税及高额消费税,导致国内百元级产品在欧洲终端售价翻倍。
中国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白酒出口金额从2014年的3.3亿美元攀升至2023年的8亿美元,增长了1.44倍。但在显著增长的背后,这一金额在中国白酒销售额中占比非常有限,尚不足1%,反映出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极小。另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白酒出口额仅占全球烈酒贸易的0.8%,且70%以上销往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市场。
本次《通则》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制定过程中,科学总结中国白酒的工艺特征属性,通过对关键工艺的描述,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国白酒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此次修订首次建立了面向消费者的白酒品质表达标准化语言,更加直观地展现中国白酒特性,丰富和完善标准技术内容,创新产品标准的表达形式,推动白酒产业的标准化、国家化、规范化发展。
据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烈酒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6031亿美元。而中国作为世界三大烈酒生产国之一,白酒出口的潜力巨大,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头部白酒企业早已摩拳擦掌,布局国际市场。例如,茅台在2024年出口销量超过2100吨,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五粮液产品出口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洋河则通过联名开发海外定制产品提升影响力。
酒企筹划出海蓝图的同时,政府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以四川为例,2024年以来,四川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全省白酒出口工作专题会,出台《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拓展川酒出口工作方案》等,支持“川酒”龙头企业巩固中国市场优势、加快融入全球主流酒类消费市场。
据贵州省商务厅公众号,2025年贵州省商务厅拟带领贵州白酒企业深入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组团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并开展一系列“黔酒全球行”推介活动,重点地区包括意大利、新加坡、肯尼亚、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年内还将举办4场白酒出海专题培训会,帮助酒企熟悉白酒出海相关操作流程以及解答实操过程中的困难问题。
《2024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提出,2025年是白酒产业进入到转型重塑的关键一年。要以国际市场拓展新增量,发力国际蓝海市场,以迎来中国白酒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年。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如何实现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华丽转身,讲好中国白酒故事,让世界品味中国,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