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山林间,春意渐浓,竹林迎来了冬春交替的特殊时刻。随着春雨滋润大地,沉睡的竹笋开始滋长,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生机。
在江底乡建新村的竹林里,盘瑶妇女们身着色彩斑斓的传统服饰,背着竹篓,扛着锄头,穿梭于绿色竹林下。
“今年雨水不错,冬笋、春笋、摆竹笋都冒出来了。”阿嫂赵秀珍一边小心翼翼地挖着笋,一边说道。
她手中的锄头轻轻一锄,一棵肥嫩的冬笋便被连着泥土带起,一不留神,就骨碌碌顺着山坡往下滚。幸好赵秀珍眼疾手快,一把抓起扔进竹篓。
“现在山上竹笋多,每种差别还是蛮大的,冬笋藏在土下,需要仔细寻找。你看地面冒尖,说不定下面就长着冬笋。春笋就更难找了,要观察冒出地面的白芽,这个很考眼力。最好找的是摆竹笋,根根挺立,像毛笔头一样,一眼就能辨认。”赵秀珍对记者娓娓道来找笋的心得。记者完全不懂分别竹笋的技巧,但阿嫂们仍乐于分享挖笋的快乐。
“摆竹笋最好挖了,可以多挖点回家,煮汤、做笋干都好吃。”只见赵秀珍来到一根摆竹笋前,摆竹笋细细长长,黄黄的竹壳包裹,顶尖一点绿茬。用锄头把竹笋周围的泥土挖松,手一掰,“咔吧”一声,一根摆竹笋就到手了。
没多久,竹篓里就放满了竹笋。赵秀珍说:“春笋还要再等等。它们长得可快了,走在山里仿佛能听到它们刷刷长成竹子的声音。”
回到家中,阿嫂们围坐在一起,开始剥笋壳。她们的手法熟练而迅速,不一会儿,一棵棵洁白如玉的冬笋、摆竹笋便堆满了竹篮。
随后,她们将笋子切片,放入热锅中,与腊肉一同翻炒。腊肉的醇厚与笋肉的鲜嫩在锅中交织,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顺应时节吃穿住行,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将大自然的馈赠变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
竹笋炒腊肉,一道简单的菜肴,重要的不仅在于承载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更在于品尝美食之后,人们告别寒冬,用勤劳的双手开启春天的序章,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年。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何月 通讯员章艳 杨忻宸 王惠菁)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