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来唠唠疼痛痒酸胀麻疲乏这些毛病。
一、疼
疼啊,是咱们最常碰到的不舒服的感觉。那疼到底是咋回事呢?它和“痛”又有啥不一样呢?咱先看看汉字是咋解释的。
先看结构,疼字外面是个病字旁,里面是个冬。中国字都是象形字,这里面肯定有深意。冬嘛,肯定和冬天、寒冷有关系,病字旁表示过寒。《黄帝内经》里说:“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就是说寒比热多了,就会让骨头疼、肉干巴。这种感觉就像“寒风刺骨”形容的那样。所以啊,疼就是因为太冷了身体不舒服,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法。一般疼是因为外伤、冻伤、风寒感冒这些,大多和寒冷有关。
二、痛
再看痛字,也是病字旁,里面是个甬字。甬就是路的意思。那痛字就可以理解成路堵住了才痛。这路呢,可以当成经络,还有血管、淋巴这些管道。好多女孩子痛经,大多是受凉了,经络堵住,经血下不来。解决办法就是把路打通。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理儿。
三、痒
在以前的字里,“羊”和“阳”差不多。在中医里,阳和人的生命关系可密切了,得阳就能活,没阳就完了。阳在病字旁里,就是说阳气病了、堵住了。我觉得痒啊,是“痛和健康”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
啥时候人会痒呢?长伤口的时候会痒,这是气血到伤口那儿不通畅了。人后背也常痒,还有人发明痒痒挠。这种痒是人体阳气往外顶体内的湿,顶的时候经络不顺畅,就痒了。很多人痒爱用激素,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伤身体。人痒的时候爱挠,挠其实也在疏通表皮经络,更好的办法是刮痧,能让更深层的寒湿出来。要是原来痛后来痒了,说明身体在变好;要是原来痒后来痛了,就是往坏的方向发展。
四、酸
酸字左边是酉,右边是“夋”。酉在天干地支里对应17 - 19点,正好是肾经当值。“夋”有走路慢的意思。在人身上,基本就是肾虚了。
咱们身体最容易酸的地方是腰,中医说腰是肾的家,所以腰酸大多是肾虚,身体代谢慢了。还有爬山后腿酸,这是血液里乳酸堆着不好代谢,中医也觉得和肾虚有关。我觉得酸和痒一样,是身体的临界状态,往好就健康,往坏就疼了。解决酸的办法就是加温和加速,热敷、按摩都行,枸杞也是强肾的好东西,总之强壮肾才是解决酸的根本,小孩很少说腰酸,因为他们肾气足。
五、胀
胀是肉月旁加个长字。就是说肌肉组织不正常地变大了。它和肿差不多。肿主要看外观,胀很多时候外观看不出来。胀的原因很多,外面可能是外伤发炎或者捆着气血不畅,大多是管道堵了,身体代谢出问题了。要做的就是疏通经络,解决堵塞的源头。
六、麻
麻也是一种病态,病字旁加个林。啥时候会麻呢?肢体压久了,气血供应不上就不舒服。为啥和“林”有关系呢?林是会意字,两个木表示树木丛生,在中医里肝藏血主木,本来肝血正常汇聚还好,加个病字旁就是不正常的汇聚了。解决麻的办法就是解除这种不正常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是外面的也可能是里面的。心脑血管病人容易肢体麻木,就是肝血在身体器官组织里不正常汇聚了。
七、疲
疲是病字旁加个皮字。疲的意思是懈怠、没劲儿。皮在中医里由肺管,肺管疏布血。疲多是外在表现,像疲软这些,是能看见摸得着的。
八、乏
乏主要是缺少和无能的意思。缺啥呢?就是气血。和疲不一样,乏多是身体里面的感觉。比如我们说“我今天很乏”,这是心里的感觉,不能说“我今天很疲”。要是说疲乏,就是身体从外到内都没精神。疲和乏都和气血不足有关,解决办法得综合调理。这和前面说的症状比起来,相对严重些。
总的来说,人体的各种不舒服症状,从汉字结构大概能看出点门道,基本都和病字旁有关,大多和寒、外伤让经络不通有关系。所以《黄帝内经》强调经络就不用多说了。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