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有着上海监狱系统唯一的精神病犯专管监区。在这片常人避之不及的“荆棘之地”,民警苏浩亮用常年的坚守,以教育改造为钥匙,令混沌的心灵重启光明,他也先后四次荣获监狱“个别教育能手”,2024年荣膺上海市监狱管理局“首席个别教育能手”称号。
01
破译“特殊罪犯”的心灵密码
这里的每一名罪犯都是待解的“加密文件”。面对同时存在反社会人格、被害妄想、情感障碍等复杂症状的罪犯,苏浩亮建立起“病理+犯罪”双维度分析模型。他办公室的档案柜里,15册个性化矫治方案见证着这份执着:从病程曲线到犯罪诱因树状图,从药物反应记录到亲情关系图谱,每个字符都是破译灵魂的密钥。2022年冬季,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罪犯黄某因多次自伤行为被列为重点管控对象。苏浩亮连续15天驻守监区,他抓住罪犯服药后2小时的黄金交流期,敏锐地发现患者对机械构造的特殊敏感度。当一副3D打印的齿轮模型出现在谈话室时,黄某眼中首次泛起光芒。这个细节催生出“兴趣介入疗法”,如今已帮助4名类似症状罪犯重建认知体系。
02
构筑“三层防护”的安全闭环
针对罪犯幻觉与妄想的特殊情况,苏浩亮创新构建“医疗防护+心理干预+行为矫正”三项管控机制。他设计的“情绪预警量表”将异常言行细化成7项量化指标,通过学习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危机干预九步法”,使监区突发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2023年的一个暴雨夜,当躁狂发作的罪犯陈某用头撞击铁门时,苏浩亮用罪犯家乡童谣成功唤醒他理性认知,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自伤事件。
03
播撒“双向治愈”的生命之光
“教育转化不是单方面的拯救,而是灵魂与灵魂的相互照亮”。在苏浩亮倡导的“读书兴趣小组”项目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撰写的读书感悟在监区进行周分享,人格障碍患者创作的抽象画作登上了法治教育展板。他推动责任区建立“家属支持系统”,让5名破碎家庭重续亲情纽带。曾经把《刑法》条文撕碎吞食的罪犯周某,如今在监区图书角认真抄写法律条文,笔记本扉页上“我想成为苏警官那样温暖的人”的留言,成为了最动人的职业礼赞。
十余载寒来暑往,苏浩亮撰写的三篇精神病罪犯矫治个案被编入《上海监狱个别教育案例选编》,培养的1名青年民警成为系统内教育改造骨干。苏浩亮用专业与温情编织着特殊的救赎之路。当清晨的阳光穿过监区廊道的铁栅,那些曾经扭曲的面容上绽放的笑容,正是对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最崇高的致敬。
1、最近DeepSeek很火,于是监狱宣传民警让它做了一个遵纪守法的文案…
2、【个别教育工作手记】照进铁窗内的那一抹冬日暖阳
3、【十佳红烛团队】北新泾监狱“新境”艺术改造团队 :艺术启迪心灵 “新境”寻觅新径
编辑:郭 伟
供稿:提篮桥监狱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