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逍遥

大家好,我是逍遥!每天跟大家吹吹水,有趣的灵魂,从此相遇!

月销3000台以下的"绝版车"、20万智驾丐版车、随时背刺的韭菜车——2025年的车市看似百花齐放,实则暗藏玄机。老哥我混迹车圈二十年,见过太多车主被"割韭菜"还要强装松弛感。今天咱们掀开车企的遮羞布,说说那些专坑中国家庭的"大冤种陷阱"。

一、月销不过三千的"绝版车",谁买谁当接盘侠

销量就是车企的生死簿,这话在2024年已有血的教训。高合、极越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名门望族",如今躺在车市停尸房成了反面教材。反观星越L月销3万、Model Y月销2.5万(数据来源:乘联会2025年1月报告),人家车主保养时能凑四桌麻将,你开个冷门车连配件都要等三个月。



当年某日系品牌停产时,二手价直接腰斩的惨剧还历历在目。现在花15万买台"限量款",三年后可能比共享单车还难出手。话虽这么说"若命运不公,那就和它斗到底",但跟车企的停厂通知单斗?老哥劝你趁早躺平。

二、20万不带智驾?这波韭菜割得清新脱俗

现在买车不带L2级辅助驾驶,就像买手机不带摄像头——纯属行为艺术。阿维塔07增程版优惠后19.99万配华为乾崑智驾,星纪元ET二十万出头就有5个毫米波雷达+8个摄像头。反观某些合资品牌,二十万的车机卡成PPT,智驾系统还不如驾校教练靠谱。



有个真实案例让老哥破防:朋友去年24万买的某德系SUV,今年换代车型降价5万还增配激光雷达。厂家美其名曰"技术普惠",实则是把老车主当垫脚石。这波操作比PUA还狠——先给你画饼,再亲手把饼碾碎。难怪网友调侃:"某些品牌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只不过升的都是韭菜含量"。

三、背刺专业户的千层套路,防不胜防

某新势力半年推两次改款,某豪华品牌全系官降8万,这些操作在2025年已成常规操作。最绝的是某品牌推出"老车主专属补差价"活动——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我命由我不由天",但车企改款降价时,老车主的命就由不得自己了。

教你三招防背刺:一看历史价格曲线,二盯企业财报健康度,三查技术储备厚度。像小米SU7为什么稳?人家三电技术自研、智驾全栈可控,自然不用靠降价续命。反观某些"拿来主义"品牌,除了会搞"用户共创"概念,核心部件全靠供应商拼凑,不背刺你背刺谁?



写在最后:买车是场修行,更是人性博弈

当车企都在卷配置表上的数字游戏,我们更要看清安全、保值、售后这三个硬指标。那些月销过万的爆款或许不够个性,但至少能让全家出行时多份踏实。而那些号称"重新定义汽车"的PPT战神,可能连雨刮器异响都解决不了。

在智能驾驶即将普及的2025年,你是愿意做第一批吃螃蟹的勇士,还是静观其变的智者?别害羞,评论区告诉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