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逍遥
大家好,我是逍遥!每天跟大家吹吹水,有趣的灵魂,从此相遇!
“不是合资不努力,而是比亚迪太会玩!”
刚开年,17款SUV就卷成了麻花。丰田锋兰达杀到8万区间,本田CR-V咬牙砍5万,大众探岳终端优惠直逼4万…但老司机都看透了:合资车这波降价根本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被比亚迪的“智驾平权”逼到墙角了。当十万级国产车全系标配高速NOA+记忆泊车,谁还甘心当燃油车时代的“大冤种”?
一、合资车集体摆烂?比亚迪掏出三个王炸
“以前买车看三大件,现在买车看三电+智驾”——这句话正在改写中国车市规则。比亚迪2025年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的消息,直接把合资车逼成了热锅蚂蚁。
看看丰田锋兰达,8万多的起售价看似“诚意”,但同价位的元UP直接给了激光雷达+天神之眼C系统。“人家在玩真人版《头文字D》,你还在打《跑跑卡丁车》”。更绝的是比亚迪的“智驾三级火箭”:10万级配高速领航,15万级给城市NOA,20万级直接上无图智驾。这套组合拳打得合资车找不着北——大众途观L还在吹“德系底盘调教”,转头就被网友调侃“智能座舱不如老年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靠燃油经济性和保值率封神的CR-V,现在被网友戏称“买发动机送智障车机”。1月销量显示,CR-V同比暴跌32%,而隔壁银河E5上市三个月就冲上月销1.8万台。事实证明:当国产车把激光雷达打成白菜价,合资车的“技术护城河”早就成了豆腐渣工程
二、降价越狠,死得越快?车企集体上演全武行
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早就不讲武德了。大众探岳降4万还能月销1.5万,零跑C10降2万却被骂“割韭菜”——区别就在四个字:智驾含金量
吉利博越L上演过山车剧情:1月靠8155芯片+NOA智驾冲到SUV销量第四,转头就被自家银河E5背刺。现在终端降1万根本不够看,毕竟比亚迪宋PLUS DM-i智驾版直接标配高速领航。更惨的是日系双雄:丰田RAV4荣放现在降3万还有人买,等比亚迪海狮07带着天神之眼杀到20万区间,怕是要重现“诺基亚时刻”
最让人破防的是五菱缤果PLUS。指导价对标元UP,结果人家智驾版直接给L2+高速领航,五菱只能靠降1.5万续命。1月销量从7千跌到3千,网友辣评:“没有智驾的电动车,和电瓶车有什么区别?”
三、2025年买车逻辑巨变!这三条铁律能救命
“以前买车看参数,现在买车看OTA”。经历过这波降价潮,三条新规则正在浮出水面:
第一条:燃油车不降5万别下手。CR-V降5万只是开始,等唐L带着DM 5.0混动+天神之眼杀到,合资SUV至少再砍3万才有活路。
第二条:智驾配置必须写进合同。某日系品牌被曝“阉割毫米波雷达”,车主集体维权——现在买车得学程序员,把硬件清单逐项核对。
第三条:警惕“伪智驾”陷阱。同样是L2级,有的车只能车道居中,有的却能自动超车+避让鬼探头。记住口诀:“没激光雷达的智驾都是耍流氓”
写在最后:这场厮杀没有赢家?
当丰田RAV4降到15万,比亚迪宋PLUS杀到12万,看似消费者捡了便宜。但细想背后逻辑:合资车在拿降价换时间,国产车在用技术换空间
有个细节值得玩味:深蓝S05早给齐了高速NOA+自动泊车,却干不过晚出道的元UP。说明什么?智能化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体系作战。从三电技术到智驾算法,从供应链成本到用户生态,比亚迪这套“组合拳”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最后灵魂一问:当20万的国产车标配激光雷达,30万的合资车还在玩“降价-减配-再降价”的死循环,这样的市场,你看好吗?评论区告诉我,2025年你会为技术买单,还是为信仰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