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讯 (通讯员 谢志颖 戚治洪)“您好,欢迎使用AI就业推荐,我是您的‘AI就业推荐官’,请谈谈您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就业期望。”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石井街道探索“AI+就业”新模式,推出“AI就业推荐官”,让求职者可享受AI模拟面试、AI产业链企业展演等智慧服务,拓宽居民家门口的就业渠道。

去年以来,坪山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家门口就业问题,推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服务功能,创设家门口的就业超市,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累计举办“南粤春暖”、供需信息发布会等招聘活动82场,14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6万余个,服务居民8万余人次。

“小阵地”织密家门口就业网络。依托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31个就业超市,指导条件具备的小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特色服务站,引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等力量,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在位于深圳市、惠州市边界的“候鸟驿家”党群服务中心,建成辐射两地的就业驿站,开展云招聘、“点亮微心愿”、爱心共享等活动,为居民提供有温度、有力度的公共就业服务。立足新兴领域就业需求,建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中心,组建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针对育儿母亲就业需求,开展“妈妈岗”专项招聘,提供岗位200余个,并配套子女课后再延时、权益保障等12项服务,实现“就业有保障、服务零距离”。

“大数据”赋能精准化就业供需。迭代升级“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改革,通过大数据收集分析居民就业需求1.2万条、企业用工需求3.4万条,建立居民就业库和企业用工库,创新开展“云端送岗”“直播探岗”活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惠及6446人次。“直播探岗”活动深入比亚迪公司一线,由主播带领云端求职者沉浸式体验比亚迪员工的衣食住行,实时解答薪资、晋升等热点问题,吸引线上观看超1000人次,助力求职者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岗位需求与企业文化。依托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党委,创新搭建链上企业“岗位余缺调剂平台”,联动上下游企业释放适配岗位需求,共促成1800余人跨企流动,实现企业高效纳才、居民就近上岗。组建“就业红娘”队伍,建立“需求摸排—岗位内推—跟踪回访”闭环机制,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员楼栋长、网格员化身就业服务员,用“铁脚板”收集就业需求,及时发动小区内企业管理人员,为居民提供内推岗位和就业指导,将岗位送到居民楼下、家门口。截至目前,共在小区开展就业创业活动50余场,“一对一”推送3.2万个岗位资源。

“一体式”培训适用性就业技能。深入实施“深i暖流行动”,因地制宜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夜校,制定坪青AI夜校工作指引,明确课程、师资、场地、时间等内容,打造“党群夜校+职业技校+坪山工匠园”培训矩阵,保障辖区青年就近就便“充电提升”。聚焦就业群体多样化发展需求,构建“需求采集—动态分析—靶向供给”服务体系,通过问卷、走访等形式,问需5600余人次,精准提炼AI技能提升、职业转型指导等核心诉求,形成6大类动态需求库。建立培训、就业、评价为一体的供应链,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培训,形成覆盖AI运用、直播带货、汽车维修等新兴领域的多元化课程库,推出涵盖上述多项领域的149门课程,11000余个培训名额被一抢而空。依托金地朗悦花园“初心小院”链接AI领域“大咖牛人”,连续举办20期“AI夜校”,期期爆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