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村招”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村招”是就业服务工作的一次尝试,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向我们展示了公共就业服务的新可能。希望这种接地气的服务模式能够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让更多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以前找工作都是靠亲戚朋友口口相传,要么就是到城里寻求机会,而这次‘村招’让我在家门口就直接找到了广东的工作,现在已经顺利上班了。”2月19日,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黄土镇勇敢村的田强耀高兴地告诉记者,一周前,他在镇政府大门口的“村招”摊位上足足逛了一个小时,经过多方比较,最终满意地和广东省佛山市一家瓷砖厂签下了用工意向书。(2月21日《工人日报》)

在贵州铜仁,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种将招聘会直接办到村民家门口的创新举措,不仅极大地便利了求职者,更为广大农村群众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就业市场的大门。此举可谓打通了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岗位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值得点赞和推广。

“村招”活动的推出,是对传统招聘模式的一次革新。传统上,农村求职者往往要长途跋涉到城市去寻找工作机会,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也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范围。而现在,通过“村招”,岗位直接被送到村民手中,他们无需远行,就能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招聘信息,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求职成本,提高了就业效率。

更值得一提的是,“村招”不仅提供了岗位信息,还通过志愿者走村串户的方式,确保了信息的全面覆盖。这种深入基层的服务方式,让更多有就业需求的村民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此外,通过组织返乡农民工走进当地知名企业,不仅展示了家乡企业的发展成果,也激发了他们留在家乡就业的热情,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从更深层次来看,“村招”活动的成功举办,反映了政府部门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创新思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就业,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铜仁市的这一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充分利用了基层资源,将服务下沉,让就业信息更加透明、对称,从而有效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当然,任何创新都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对于“村招”活动来说,未来还可以考虑引入更多元化的招聘方式,比如线上直播带岗等,以进一步拓宽招聘渠道,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求职者。同时,加强对求职者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也是提升“村招”效果的重要途径。

“村招”是就业服务工作的一次尝试,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向我们展示了公共就业服务的新可能。希望这种接地气的服务模式能够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让更多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王琦)

来源:劳动午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