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方槐村,若问春节前后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村民们会不约而同地指向村里的“新风堂”:去年腊月二十六,参加方槐村第五届乡村春晚的全体演职人员在这里聚餐,欢声笑语不断;正月初三,村里外出务工返乡的村民们齐聚“新风堂”,互诉思乡之情、共话乡村发展,浓浓的乡音乡情萦绕其间;正月初八,“新风堂”承办了一场宝宝周岁宴,热闹非凡,没有铺张浪费的酒席,取而代之的是温馨的氛围和村民们真挚的祝福……

方槐村“新风堂”建于2019年,由村内废旧房屋改建而成,2024年进行了全面升级,现总面积约200平方米。“新风堂”由村红白理事会负责日常管理,村民只需向理事会提出申请,即可在此举办各类宴席。其宽敞的空间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就餐,成为村民举办红白喜事、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细节管理上,方槐村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向群众宣传讲解移风易俗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倡导群众从自身做起,抵制红白喜事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人情往来互相攀比等不文明现象,鼓励群众弘扬文明新风,做移风易俗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践行者。

“‘新风堂’建起来后,确实方便了不少。以前办酒席都在家里搭棚子,又麻烦又花钱,现在‘新风堂’地方宽敞、设施齐全,省了不少心。”方槐村村民邓玉升说,村里还经常借机宣传文明殡葬,既尊重了老人,也减轻了家庭负担。

为方便村民办事,“新风堂”精心选址,建在群众熟知的原影剧院处。在建筑风格的选择上,结合当地文化传统,选用青砖小瓦,与当地传统民居融为一体。木格、空砖的使用,让整个空间明亮宽敞,也提升了礼堂的质感。走进“新风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贴着的《方槐村红白理事会章程》《方槐村红白事简办制度》等宣传展牌,村里评选出的文明家庭、文明户等名单也上墙公示。大厅内桌椅配备齐全,一桌两用,无红白喜事时可将桌椅拆开,用于各类宣传活动。

“方槐村‘新风堂’满足了周围群众集会、红白事等基本服务需求,还融合了文化礼堂、红色课堂等功能,常年配备专职志愿者提供服务,不仅服务于村民的日常生活,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中心。”方槐村党委书记王明勇介绍,“新风堂”还承担着村里的文化教育和道德引领的功能,村里定期在这里开设道德讲堂,组织村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讲解传统文化、家风家训、法律法规等内容,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精神文明素养。(余结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