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方新年的气息在手机屏幕里红包雨的冲刷下逐渐淡去,潮汕平原上,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响、绚烂夺目的烟花绽放,却依旧固守着那份源自血脉深处的传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年味从未消散,它以“劳热”为名,在祠堂缭绕的香火和“营老爷”铿锵的鼓点中,年复一年地沸腾翻涌着,将春节烹成了潮人世代相传的醇香佳茗。

记忆中,这方水土的年味,总与“营老爷”紧密相连。这一潮人的年度盛典,春节期间,让整个潮汕焕发出了独特魅力。宫庙祠堂前,主事的长者们精心筹划着“营老爷”的每一个细节;各家各户的灶台旁,心灵手巧的妇人们则把糯米团揉得发亮,一个个红桃粿的新鲜出炉,彰显对神明的无比虔诚;巷弄之间,后生们小心翼翼地将彩绸绣金的标旗细细抻平,每一道褶皱都流露出仪式的庄重。

终于到了“营老爷”之日,村里各寨各围都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供桌上糕饼鲜粿、鸡鸭鱼肉等祭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村民们集资请来潮剧戏班搭台献艺,演员们在台上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恍若古人,流转着海滨邹鲁的千年风华。“营老爷”队伍中,舞狮队、锣鼓乐班随行助阵,增添无限声势。一些富庶的村子,更是请来英歌队助兴添彩,只见“梁山好汉”英姿勃发,在排山倒海的呐喊声、锣鼓声中,开路前行,整个场面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营老爷”队伍好似彩龙蜿蜒,所经之处,无不是一片虔诚的海洋。村中的长者们身着唐装步履稳健,行于游神队伍前列,那一道道皱纹都是活的年轮,岁月的洗礼让他们更具威严、更显风采;青年们穿戴整齐,或肩扛标旗,或手执焚香,标旗绸缎在风中猎猎作响,“阖境平安”四字是潮人对国泰民安的最好祈愿;小朋友们或扮金童玉女,或肩挑花篮,他们雀跃前行,用稚嫩的脚步丈量着传承的深远。

“营老爷”队伍浩浩荡荡,前有舞狮队、英歌队各显绝技,精彩纷呈;后有乐班鼓乐齐奏,乐声悠扬,回荡在村寨上空。抬神轿的壮小伙疾步而走,在“兴啊!旺啊!老爷保贺”声浪中奋勇向前。只见白发苍苍的阿嫲颤巍巍领着孙辈向“老爷”行礼,忽得香灰轻落,恰似为这份文化基因烙下传承的印记。

这场跨越时空的狂欢,是潮人写给岁月一封滋味悠长的家书。那翻飞的标旗、震天的锣鼓,不是为游客而演的表演,而是深入骨髓的记忆。潮人的“劳热”是节庆的狂欢,更是族群记忆的觉醒。在这个机械复制的时代里,当别处的年俗逐渐成为博物馆的陈列,潮人仍在用滚烫的汗水和震耳的爆竹,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续写活的传统。“营老爷”是潮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是精神的传承,这份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守护、发扬,也正是这份传承,才使得潮人的年味历久弥新,永远洋溢生机、活力。



者简介



林旭鑫,95后,中学历史教师,爱好文学、曲艺,喜欢地方民俗。现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北京民艺非遗研究院研究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