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莆田市筱塘社区上演“摆棕轿踏火闹元宵”民俗。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在己巳蛇年,“妈祖故里”莆田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元宵:这是铁与火的欢歌,这是力量与勇气的碰撞,这是传统民俗与家国情怀的共振。

当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在莆田,全国“最长、最火、最热”的元宵文化盛宴正在上演,从正月初三直至二月初二,时间长达一个月,展示着“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的独特元宵民俗,蔚为壮观。

莆田的元宵,是字面意义上的“最火”“最热”,也是精神上的“最燃”。

——从正月初三到二月初一晚,在莆田绶溪公园里,打铁花表演,铁花飞溅,灿若银河;火壶抖动,熖龙翻滚;风火轮转动,将炽热与旋转抛向天空;翻滚着铁水的高炉映红了夜光,这样的元宵年俗“太燃”。

——正月十六,在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筱塘社区,鼓声渐疾如骤雨,摆棕轿表演者两人一组,轮番冲入燃烧的火堆,有跳有摆,有走有跑,有绞有转,这是龙的传人与火的热舞。

——正月十八,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浮叶村,上演“抬轿冲海闹元宵”,村民们抬着轿子,逐浪奔海,将欢笑播撒在沙滩和海浪中,祈愿新一年乘风破浪、渔获满仓。

——正月十九,在莆田市北岸山亭镇莆禧村莆禧古城,一座高高的刀梯,闪着凛冽的寒光,英武的汉子毫不畏惧爬上刀梯,只为致敬抗倭的先辈,用这份特殊表演纪念历史。

打铁花、爬刀梯、赤脚踩火、抬轿冲海,等等,莆田元宵民俗刺激紧张,英武豪迈,如此壮美、激情的传统文化,被莆田小心地守护着、传承着,真真正正还原了中国年的“红红火火”。面对钢花飞溅、烈焰升腾、人声如潮,怎不叫人血脉偾张?怎不叫人们的文化DNA觉醒?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这也是优秀文化的天然向心力所在。


正月十九,莆田市莆禧古城上演“爬刀梯闹元宵”民俗。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莆田元宵,太有年味了,太燃了,太有辨识度了,凭借着这份深厚底蕴、激情昂扬的元宵“特供”,在竞争激烈的文旅“春节档”中脱颖而出,火速出圈,实力圈粉,在线上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在线下得到了游客的青睐、追捧,人气爆棚。

据统计,在2025年春节长假期间,莆田累计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8.3%,接待过夜游客数量同比增长45.6%,游客旅游花费同比增长22.6%,旅游发展综合指数位居福建省第一,并位列春节“非遗热门目的地”全国第二名。

“村村闹元宵,天天有节目,家家齐上阵”,莆田元宵的大阵仗、大场面,让人震撼,也正在当下文旅市场中展现了巨大的吸引力。

首先,莆田的元宵民俗厚植抗倭修武、致敬先烈的家国情怀,这在全国范围都是罕见的,值得珍视保护。

据介绍,当地的“爬刀梯”、摆棕轿跳火、“打铁球”的元宵民俗,都与抗倭历史有关,起源于明代,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深受倭患侵扰,倭寇共侵掠莆田11 次,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灾难。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秋,倭寇再次侵犯莆田,并攻占平海卫城和兴化府城。莆禧所城军民用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以一城之力抵御倭寇长达50多天的围攻,最终与戚家军内外夹击,将倭寇彻底击败。每年正月十九,莆禧古城都要上演“爬刀梯”这一惊险的元宵民俗表演,就是为了纪念历史、不忘先烈,重现英勇无畏的抗倭精神。

历史没有被忘记,一代代莆田人用一年年的元宵民俗传承,激励人们不忘历史、保家卫国。家国情怀,根脉永续,在当下得到游客、网民的积极回馈,五百年不忘抗倭,五百年牢记历史,这是莆田元宵民俗里的担当。

其次,莆田当地顺势而为,充分赋能传统文化,擦亮了属于莆田的金字招牌,打造出很多城市梦寐以求的本地文化IP。

千年兴化府,风流莆阳城。莆田有着太多的文化积淀:她地处福建省中部,是中原文化与闽越文明交融的见证者,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里。在这里,中原文化,根源绵远;妈祖文化,向海图强;抗倭民俗,英武雄壮。这里有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有街衢纵横、里巷交错的兴化府古城,这里是“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特别是这里的元宵年俗,从千年前的烟火人间发心,到当下的激情澎湃而绚烂。

从打铁花到“爬刀梯”,从“抢福桔”到抬轿冲海,从枫亭游灯万人空巷,到365层的省级非遗“妈祖蔗塔”震撼来袭……莆田的闹元宵传统深厚,尽是喜悦,跨越历史,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今年,“全到莆田过大年·莆田元宵”30天40项80场精彩民俗活动安排吸引了众多游客从各地赶到莆田,兴化府延续千年烟火,莆田城讲述现代激情,让游客见识到更加真实的莆田。传统元宵民俗,在莆田被珍视、被保护,更重要的是发扬光大,更年轻,更有活力,与更广泛的受众完成双向奔赴,必将为莆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莆田的“打铁花闹元宵”场面宏大。 陈良锦 图

通过莆田,游客和网民还发现了“中国年”有着刚健英武的特殊气质。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现代传播环境当中,注定有一个被“重新发现”的过程。近年来,河南版的“只此青绿”,以传统审美征服现代无数网友;潮汕英歌舞因激情澎湃,走向全国。同样,我们也看到了,莆田有关政府部门近年来坚持对元宵节重新赋能、借势传播,从2023年开始的破圈,到2024年的续力——莆田元宵相关视频的抖音播放量已超过了10亿;再到2025年,精彩连连,目不暇接。莆田通过主动策划,多元化推广元宵一系列的特色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出圈,既带动公众坚定文化自信,也成为文旅市场的热门IP。

“东风夜放花千树”,莆田元宵以深刻的传统内涵,在流量时代里正在觉醒、复苏、复兴:莆田元宵传承中原文脉,根植闽海文化,弘扬抗倭精神,致敬先烈,英武刚健,喧阗欢快,祈福护民,并且精准地契合了现代人审美标准、精神需求。

莆田不仅精心守护着阳刚英武的春节传统,还在互联网时代里更好地赋能、传播元宵民俗。更多人通过“最长、最火、最热”的莆田元宵,对中华文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元宵文化里特殊的抗倭纪念、家国情怀,让人动容感佩。

感谢莆田的这份守护,也希望更多的人到莆田见证这份元宵的魅力,这份传承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宣传。


正月十八,莆田市南日岛上演“抬轿冲海闹元宵”民俗。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