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高铁要想开工建设,需要经历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等流程,一般来说,预可研报告通过国铁审查以后,线路走向和设置基本就定了。

但是湖北省有3条高铁,预可研报告通过以后突然改线,虽然使4个县级市成功上车,但也致使2个县市出局,其中1个县级市因此而成为了高铁盲区。



汉十高铁改线,老河口成为高铁盲区。西武高铁是国家干线高铁福银高铁的组成部分,而西武高铁湖北省又被分为武汉至十堰段和十堰至西安段来进行建设。

而西武高铁的武汉至十堰段又被称为汉十高铁,其中武汉至云梦东站路段近期借用汉孝城际铁路,新建云梦东站至十堰东站路段。

汉十高铁云梦东站至十堰东站路段于2014年3月通过国铁集团的预可研审查,当时确定走云梦、安陆、随州、随县、枣阳、襄阳、老河口、谷城、丹江口等地至十堰,并确定在老河口南部地区设立老河口南站。



但是,后来襄阳想要在汉十高铁古隆中景区设站(目前为预留站,尚未建设),所以整个高铁线路南移,这样就导致汉十高铁不经过老河口境内,老河口南站自然也就没有了。

所以2015年2月,汉十高铁云梦东站至十堰东站路段可研报告获批就没有老河口南站了,老河口因此而成为了高铁盲区,从此与高铁无缘!



武宜高铁改线,2个县级市成功上位。武宜高铁是沿江高铁的武汉至宜昌路段,连通了湖北省东中部地区与鄂西地区,是国家以及湖北省的高铁大动脉。

2019年2月,武宜高铁预可研报告通过国铁集团审查,确定沿线经过武汉、汉川、天门、沙洋、荆门、当阳等地至宜昌。其中,明确在汉川设汉川东站,为沿江高铁与武汉枢纽直通线的共同站。



但是,后来荆门市多次进京争取,希望武宜高铁线路北移,使更多的县市能够受益,最终获得了国铁集团的同意。

所以,在后来的可研报告中,武宜高铁改走武汉、汉川、天门、钟祥、荆门、当阳等地至宜昌,而在京山和荆门再次努力争取下,最终京山也成功上车。

于是,最终武宜高铁线为汉川、天门、京山、钟祥、荆门、当阳等地至宜昌,京山和钟祥分别设南站,沙洋县则因此出局。

而且,因为武汉枢纽直通线改走新线,不经过汉川,所以枢纽站——汉川东站也没有了,最终变成了2台4线的汉川北站。



宜常高铁改线,宜都、松滋上车。宜常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干线高铁——呼南高铁的组成部分,将连通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对于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8年,宜常高铁预可研报告通过国铁集团审查,确定沿线走湖北宜昌、长阳、五峰、石门、临澧等地至常德,其中宜昌北站至五峰路段将与沿江高铁共线,这就是宜常高铁的西线方案。



此后,宜常高铁陷入停滞状态,而湖北荆州则一直在争取宜常高铁经过并设站。

2022年,湖北省向国铁集团争取宜常高铁经过荆州并设站,即东线方案,2023年湖南省也同意走东线方案。

所以,最终宜常高铁确定走东线方案,沿线经过宜昌、长阳、宜都、澧县、临澧等地至常德,湖北省的宜都和松滋两个县级市成功上车,而湖南石门县则出局。目前,宜常高铁可研报告已经获批,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