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正在天府新区兴隆湖上空试飞,成都低空经济加快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吕甲 摄
(一)
锦绣蓉城,满目春光。迎着春的脚步,2025年成都市两会如约而至。
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带着共谋发展的拳拳之心,两会时间里,代表委员们将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汇聚智慧、共商良策。
会场外,活力在每一寸土地绽放,创新创造与奋力拼搏交织,奏响拼经济抓发展的激昂旋律。
从生产线繁忙的工厂,到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从熙熙攘攘的消费街区,到联动世界的枢纽口岸……蓉城大地,处处上演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当前,成都正处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在叠加成势。
成都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把握“省之大计”,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自觉肩负“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使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春节刚过,省委专门安排一整天时间来蓉调研指导,专题研究支持成都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城市核心能级,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共为。
立说立行跑起来,全力以赴拼起来,脚踏实地干起来。
这座拼搏奋进的城市,正铆足干劲闯劲,迎接和拥抱又一个生机无限、活力涌动的春天!
(二)
阔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改革创新,是破局突围的关键变量,也是赢得未来的根本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神州大地,改革潮起,锦绣蓉城,创新帆劲——
新年伊始,成都招商中心成立亮相,成都市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先后走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帮本地企业找伙伴、拓市场,与当地企业谋合作、话未来,全面打响扩大有效投资的“主动仗”。
以改革促投资,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成都正通过优化机构职能、创新招商模式和建设专业队伍,以项目高质量招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蛇年春节,一部“成都造”《哪吒2》风暴席卷全国,持续打破影史纪录,成都的城市创新力与产业爆发力,由此可见一斑。
以创新强产业,成都始终坚持创新驱动,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做优产业生态,推动数字文创产业发展持续取得新突破。
当前的成都,以改革强动力、以创新增活力,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勇毅前行。新的一年,成都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全社会动力活力、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这有赖于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也离不开代表委员智慧与力量的凝聚。
(三)
高质量发展,是拼出来、干出来、闯出来的。
蛇年开局,成都开工即“满弓”: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等175个重大项目全面复工;东部新区2025年第一季度26个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约103.1亿元……一个个数字中,涌动着“冲”的信心、“拼”的决心、“干”的恒心。
拼项目——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市委首场调研放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企业铆足干劲忙生产、赶订单,全面掀起“开春即开工”的热潮。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强产业——新规公开征求意见,拿出“真金白银”打造“成都造”工业爆款产品。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成都推动产业向“新”而动、逐“质”前行,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优环境——春节后,成都完成市级公共服务电话清理,常态长效为企业、市民服务。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成都牢固树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责任意识,持续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品牌,日拱一卒、久久为功,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新的一年,持之以恒聚焦“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第一时间研究解决企业诉求……向着高质量发展迈步冲刺,成都只争朝夕。
(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始终不变的追求。
当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接连涌现,成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突出共建共享推进城市现代化治理方面持续发力,将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名片不断擦亮。
让民生答卷写满烟火升腾,要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投入”改善“大民生”。
获批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国家试点,到2025年底,成都将建成100个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示范社区;今年成都还将启动社区养老院三年行动计划,建设237个社区养老院……“急难愁盼”问题的最优解法,是让一个个民生期待得到回应,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地有声。
让治理精度增加城市温度,要持续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
以“AI红绿灯”实现路口拥堵指数、事故率双下降,今年的成都还将继续推进“科学治堵、高效治堵、开门治堵”;接入DeepSeek大模型,成都公安积极探索新型警务模式,“天府蓉易享”让惠企政策兑现跑出“加速度”;“智慧蓉城·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当城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市民生活才会更高效、更便捷。
城市的幸福细节,还要灌注于可感可及的日常点滴中。
为幸福“向新”而行,成都今年即将开通的地铁13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均是全自动运行;为美好“焕新”风景,锦江(成都市段)等3条成都河流入选省级幸福河湖,城市IP串联景观不断延展;为活力“创新”生活,全国首创开展“冰雪馆开放日”活动持续点燃公众滑雪热情,公园露营、绿道骑行、文博演艺、体育赛事已成为“成都式幸福”的生活方式……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召开在即,市民还将共享更多营城惠民、改革发展的成果。
改善民生、增进福祉,贵在日拱一卒的实干。要切实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幸福成都的底色将更亮、成色将更足。
(五)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蓄势之年。进入两会时间,来自全市的代表委员将齐聚一堂,围绕城市进阶跃升的新路径新作为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同心携手走向春天的坚实脚步,将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相互应和、彼此激荡。
笃行不怠的时光,连接着期待与希望。站在一年之始的新起点上,我们仍需闯关夺隘、接续奋斗。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才能让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变为可感可及的美好现实。
竞逐春光,与时偕行。
让我们以昂扬之志、奋斗之姿,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积跬步以至千里,追求卓越、创新拼搏,在实干实绩中书写新的城市荣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马玉宝 张帆 刘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