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于2月22日结束。2月25日,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春运期间,成都市交通出行总量达4.33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客流量1083.3万人次,同比增长5.2%。

提升出行效率 打造“便捷春运”

保障运力供给,实现内联外通。2025年春运期间,成都市综合交通系统全面发力,航空、铁路、道路客运、城市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协同联动、充分供给,确保旅客出行“走得了、走得好”。

优化枢纽接驳,方便旅客换乘。聚焦“两场三站”等重点枢纽,推进机场、铁路、城市交通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强化“空铁公轨”高效衔接,动态优化公交、轨道、出租车(网约车)运输组织,确保旅客快速疏运。

做好应急调度,确保安全有序。提前在机场、火车站等枢纽周边储备50台应急公交车、500台出租车,热备地铁列车20列,根据列车晚点、航班延误等信息提前调配运力,及时处置突发情况,未发生旅客大面积长时间滞留。

紧盯缓堵保畅 打造“顺畅春运”

春运启动前,对长大桥隧、连续长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公路进行管养维护,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确保路网安全畅通。春运期间,累计巡查公路约9.4万公里,排查点位759个,清除路面障碍167处。

依托城运交通分中心,实时监测路网运行状况,及时共享路况信息,并通过多渠道发布拥堵、管制等信息,引导公众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和时间。

在天府机场高速、成灌高速、邛名高速试点高峰时段借用应急车道通行的保畅措施,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引导,优化调整收费站车道设置,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筑牢安全防线 打造“安康春运”

强力推动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企业自查和直接监管部门排查,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攻坚行动,保障市民群众安全出行。建立交通、气象、应急、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每日发布气象信息和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提示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强化应急运力、人员队伍、机械设备、救援物资等储备,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备,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快速高效处置。

用心用情服务 打造“温馨春运”

各铁路车站增设英语翻译机及“一窗通办”窗口,成都南站优化安检、实名制验证流线,旅客进站效率成倍提升;天府机场为旅客提供过夜休息区及暖心用品;各地铁站客服中心设立中英双语服务专窗,配备双语版《服务指南》和多语种翻译机;中心城区客运站24小时对外开放候车区,切实改善旅客出行服务体验。

交通运输系统联合多家单位在交通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设置便民服务点398个、志愿服务点89个,开展志愿服务,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精心打造新春主题场景,举办活动,为市民旅客提供咨询引导、贴心帮扶、安全科普、应急救援等服务。依托“暖心之家”“司机之家”、工会驿站等服务阵地,为货车、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提供停车、餐饮、维修等暖心服务,营造温馨氛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