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
为期40天的春运已经落下帷幕。
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高达90.2亿人次,较去年增加6.2亿人次,创下历史新纪录。
在这一宏大的人口流动浪潮中,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广东在今年春运期间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超11.1亿人次,同比增长5.5%,约占全国的12.32%。
广东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常住人口在2023年就已达1.27亿人,而11.1亿人次的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相当于这一常住人口数量的近10倍。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一方面得益于广东庞大的人口基数,另一方面,也彰显出广东对人口强大的吸引力,这背后是广东蓬勃的经济活力在支撑。
湾区人员流动显著活跃
春运期间,广东铁路旅客增长态势最为明显,广东铁路客运量(国铁及省管铁路)累计达5063.55万人次,同比增长9.48%。
从携程数据来看,2024年12月31日春运火车票开售首日,广州、上海、深圳、北京、杭州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成为出发旅客最多的城市。春运期间,广铁集团累计发送旅客7501.1万人次,同比增长 4.9%,日均发送旅客187.5万人次,其中1月22日、24日、25日,分别发送222.4万、238.5万、246万人次,三次刷新春运单日发送旅客历史纪录。
广东也是春运期间铁路旅客的热门目的地。今年春运,广铁集团累计到达旅客7007.9万人次,同比增长2.4%。广东地区各大火车站到达旅客 4429万人次,到达客流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在航空运输方面,春运期间,广东民航客运量累计达1072.68万人次,同比增长6.16%。白云机场在春运40天内,共保障航班起降6.0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941.7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实现24.37万吨。节前高峰出现在1月25日(农历腊月廿六),单日接送旅客25.92万人次。
今年,广东向全球旅客发出“请到广东过大年”的诚挚邀请。携程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四座一线城市占据入境游热门目的地前四名,珠海、中山、佛山三座广东城市也进入入境旅游目的地热门榜前十。
2025年春节假期八天(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初七),广东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7.5%。全省游客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春节假期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30元,同比增长2.0%。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近年来一批交通项目的开通,湾区的“硬连接”得到进一步强化,有力带动了人员流动的活跃度。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省高速公路累计车流量约2.97亿车次,日均车流量743.53万车次,同比增长8.7%。港珠澳大桥累计车流量55.93万车次,同比增长19.61%,2月1日车流量超2.66万车次,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去年6月开通的深中通道迎来了开通后的首个春节假期,累计车流量约399.22万车次,2月4日车流量达16.11万车次,创历史新高。深中通道为珠江两岸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为便捷的通行条件,中山市是直接受益者。春节期间中山市累计接待游客203.58万人次,同比增长10.16%;其中接待过夜游客34.73万人次,同比增长16.31%。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透露,今年春节期间,村内民宿的整体入住率高达九成,有效带动了周边餐饮的消费,崖口海鲜街每日客流量翻倍,村咖的营业额也直线上升。
广深港跨境高铁列车在春运期间也客流火爆,共计发送400万名旅客,同比增长24%,累计开行动车组列车8400余列。“深港双城开行时间仅14分钟,穗港缩短至48分钟,这种时空距离的突破,正在重塑大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方式。”深圳车站客运科科长刘镇文说,2025年春运期间,广深港高铁日均开行列数同比增长11.5%,更为灵活、便利的出行进一步促进了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年后招工忙 开启“抢人大战”
春运期间庞大的人口流动为节后经济复苏注入强劲活力,并提前释放出旺盛的用工需求信号。
事实上,春节假期尚未结束,广东便已迎来人员返程小高峰。2月3日下午,从广西来宾北站出发的D3755次列车于当日16时25分左右缓缓驶入广州南站,成为2025年春节后首批务工人员入粤返岗专列之一。
据广东人社部门不完全统计,节后至2月10日,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求人倍率在1.08以上。截至2月10日,全省监测企业开工比例超过九成。调查显示,近八成企业表示节后生产经营稳定,用工规模持平或增加。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5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2025春招首周,供需两端快速升温,五大领域供需双旺,行业人才供给同比增三成。高端制造稳步发展,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表现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人才奔赴的高地。大健康赛道潜力释放,医药市场/销售人才招聘同比增长13.4%。
2024年全年,广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全省新设企业达到126.75万户,同比增长5.26%,连续6年新设企业数超百万户。其中,全省新设“四新经济”企业52.22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41.20%。其中,新型能源活动企业增长25.41%,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增长17.27%,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企业增长10.58%。
为一季度经济实现 “开门好” 打下坚实基础,深圳各区人社部门举办“春风行动”公益性招聘活动364场,1.1万家企业将提供超20万个岗位。
在被称为AI含量最高的2025年深圳市南山区新春大型招聘活动暨猎头大会上,200家企业组团招聘,提供上万个岗位。20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企业在现场 “招兵买马”,各类算法工程师岗位成为求职者追捧的岗位。招聘会上,星辰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开出2.5—5万元的薪资招聘关节模组研发工程师,机器人内核与驱动工程师的招聘工资也达到2—4万元。
春节以后,全国多座城市都开启了“抢人大战”。上海、苏州、南京等地为争夺人工智能人才,纷纷给出项目资助、购房补贴、落户政策等吸引性措施。2025年,广东城镇新增就业的继续保持在100万人以上。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透露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