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慈禧去世,李莲英给慈禧守孝100天后,他把慈禧历年赏赐的7大盒金银珠宝,全部送给隆裕太后乞求告老还乡:

“太后,这是皇家的东西,奴才只不过替老佛爷保管着,现在将它们归还给主子”。隆裕太后两眼放光,立马批准了李莲英的请求,而且还给他每月60两的退休待遇。


那么,这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为何要在权力更迭时主动净身出户这是一个太监的保命智慧,也是现代人都该懂的生存法则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家里很穷,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无奈之下净身入宫,刚入宫时,李莲英被安排在宫中底层的岗位——辛者库,当个杂役太监,每天做打扫卫生、端茶倒水等粗活累活,还要忍受其他太监的欺负和打骂。

1864年,慈禧太后觉得自己的发型过于老旧,不好看,还经常掉发,便想梳一款新颖独特但又能不掉发的发型,来彰显自己的尊贵身份,李莲英得知这个消息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不惜花费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微薄积蓄,偷偷跑到宫外,向京城有名的梳头师父傅虚心求教,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莲英每天练习梳头技巧,反复琢磨养发技巧。

终于,李莲英得到了为慈禧太后梳头的机会,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慈禧的寝宫,在梳头的过程中,他全神贯注,用新研制的“篦子蘸桂花油”梳头法帮慈禧梳头,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熟练,生怕弄疼慈禧太后。

当他为慈禧太后梳好发髻时,慈禧太后对着镜子端详许久,得知这种梳头法还能减少掉发时,脸上露出惊喜和满意的笑容。

从那以后,李莲英便成了慈禧太后的专属梳头太监,每天都会为她精心打理发型,随着与慈禧太后接触的日益频繁,李莲英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和乖巧懂事,逐渐赢得了慈禧太后的信任和喜爱。


之后,李莲英被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为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这在当时的太监群体中,是很高的职位了。

从那以后,李莲英更是时刻陪伴在慈禧太后身边,无论是处理朝政大事,还是日常生活起居,他都能为慈禧太后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慢慢地,李莲英成为慈禧太后的心腹,为她传递重要信息,监视朝廷官员的一举一动;在生活中,李莲英对慈禧太后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比亲人还要贴心。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与世长辞,整个紫禁城沉浸在一片肃穆哀伤的氛围之中,作为慈禧太后身边最得力的太监,李莲英悲痛万分。

他为慈禧守孝100天,期间日夜侍奉在灵柩旁,神情憔悴,尽显忠诚而在这期间,他也在思考自己的处境

他是慈禧太后的人,现在慈禧太后这棵大树倒下了,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必将会一落千丈,甚至是岌岌可危,尤其是他之前得罪了很多人,就怕对方会一朝得势对付自己。

守孝期满后,李莲英将慈禧历年赏赐给他的7大盒金银珠宝,毕恭毕敬地呈献给隆裕太后,言辞恳切地说道:“太后,这是皇家的东西,奴才只不过替老佛爷保管着,现在将它们归还给主子。”


当隆裕太后看到这些光彩夺目的珠宝时,她立刻明白了李莲英的用意。在李莲英的一番恳请下,隆裕太后当场批准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并赐予他每月60两白银的退休待遇。

隆裕太后看到这些价值连城的珠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继而两眼放光,她正需要金钱收买人心,结果李莲英就把钱送来了,她不介意做个顺水人情,还能趁机卖一波好感,于是,她立即批准了李莲英告老还乡的请求。

李莲英多年来为宫廷服务,隆裕太后给他60两是肯定和赏赐,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和大度,树立自己在宫中的威望;同时也是一种警告和牵制,毕竟李莲英在宫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隆裕太后对他有疑心;



更精妙的是,60两月俸相当于京城四品官俸禄,新太后这是和李莲英做“拿钱封口”的政治交易。


而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背后也隐藏着李莲英在宫中摸爬滚打积攒的智慧,这些金银珠宝虽然是慈禧太后多年来对他的赏赐,但在宫廷中,所有的财富都被视为皇家所有,李莲英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将珠宝归还,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自己对皇家的忠诚,让隆裕太后看到他没有丝毫贪恋这些财富的心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讨好隆裕太后,希望能在她那里求得一丝庇护。

李莲英选择告老还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宫中的他虽然风光无限,但也树敌众多,如今慈禧太后已不在,他失去了最大的靠山,继续留在宫中,随时都可能遭遇危险。

而告老还乡,回到自己的家乡,既能远离宫廷的纷争,又能安享晚年,再加上,李莲英在宫中多年,早已厌倦了那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生活,他渴望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的日子。

慈禧太后的去世,刚好让他有这个契机做这件事,如果这次不告老还乡,以后说不定就没有机会了。

李莲英7大箱珠宝的背后是他的政治豪赌,也是他在宫廷中的生存智慧,慈禧尸骨未寒,他的献宝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懂得察言观色,善于把握机会,断尾求生

主动交出财物,消除新主的猜忌,避免成权力斗争牺牲品,转移焦点,审时度势,用巨额财富换来全身而退,保护自己,不得不说,选择在权力巅峰时隐退,李莲英比和珅高明得多。


最后离宫时,李莲英也只带了两个藤箱,住进北京棉花胡同的旧宅,每天清晨仍按宫规卯时起床,对着慈禧画像三叩首,直到1911年,63岁的李莲英离奇暴毙。

所谓官场智慧,不过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把抢来的苹果放回果盘,越是读《智囊全集》,越是被李莲英“明哲保身”的智慧所触动,原来,他那些看似不合理的做法,其实,都是保命的智慧。

正如《智囊全集》里说到的那样:不与皇帝争权,不与同僚争利,所谓智者,是懂得审时度势。《智囊全集》是一部反映古人智慧的书籍,例如

周文王韬光养晦,深谋远虑,是“上智”的代表;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计智慧;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为西汉的立下汗马功劳;淳于缇萦为救父亲,用智慧让汉文帝废除肉刑......

书里上起先秦、下迄明代,有1238个智囊故事和人物,总有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和遭遇,会让你有所启发,让你得到救赎,陪你走出至暗时刻。

爱八卦爱写各种人物故事!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静静喝糖水」

如果该内容对你有帮助,请点亮文章右下角的赞和在看

2025年让我们一起

解锁更多人物故事,总有一个是你喜欢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