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趁热打铁地说了说今年一号文件里关于粮食的政策,昨天也提到了,今年的文件既是去年的延续,同时也是对今年的具体部署。
总体来看,重点就分为3个方面:
一是粮食;
二是土地;
三是县域经济。
我们将分3篇文章来分别讲述,所以今天是第二篇,关于土地的。
土地是农业的命根子。
这话一点儿不假,无论科技再怎么发达,AI再怎么先进,也无法代替土地种出粮食来。
而我们提到土,其实主要说的就是“3块地”,即耕地、建设用地以及宅基地。
而从近几年的文件中来看,重点主要就是耕地和宅基地。所以我们今天的重点也是这两块地。
那么,先说耕地。
从历年文件来看,针对耕地的政策是比较一致的,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
一个是紧,另一个是严。
“紧”指的是对耕地的宽容度比较小,可变动的幅度不大。
原因是耕地紧缺。
虽然我们被称为是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以及过去多年来对耕地不够重视,所以造成了许多毁坏及浪费。
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世界排在第四位,而人均耕地面积排第几呢?
第十?
第二十?
第五十?
不好意思,这都排不到,因为已经排在100开外了,所以我们的耕地其实是非常紧张的。
而对于耕地,我们曾提过两个词,非常贴切,一个叫“卡脖子”,一个叫“长牙齿”,更加说明了耕地的紧迫性和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而“严”则是指对有害于耕地的行为从严处治。
除了一系列的“禁止”以外,对于违法侵占、土地撂荒等都将严惩。
今年的文件也基本是延续了这个主旨,一方面是保护,一方面是严禁、严惩。
但是除此之外,还提到一个重要举措,这也是前些年备受关注的一个点,即土地承包关系。
其中,提到“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这个并不是今年首提的,而是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提到了,但为啥今年又特意写在了一号文件里呢?
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之处,一号文件扬扬洒洒共7600余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随便写的。
所以,既然写在里面肯定有它的意义。
推算时间就会发现,土地承包关系到期大部分集中在2027年前后,而2024年安徽、湖南、广西开展了试点,而四川、江苏也陆续跟进。
而今年文件里再次明确顺包顺延,同时还要继续扩大范围,这也就相当于再次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保障二轮承包到期后顺利续包。
这是耕地方面的,接下来再说宅基地。
宅基地在3块地里可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宅基地数量十分庞大,而且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宅基地的空置率也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解决宅基地闲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而前两年,关于宅基地入市的事不断提及,但是政策端对于宅基地问题主要是两个字:稳慎。
因为宅基地涉及广泛,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对于宅基地政策端一直是没有万全稳妥的办法之前,不轻举妄动。
今年的文件也继续延续这一方针,但是也有一个特别之处,即明确提到“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这也并不是今年才提的,也属于再次重申,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要再次重申呢?
大概率与当前房地产形势有关。
自城市房地产全面倒退以后,一些人把目标转向了农村,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农村再走一遍房地产的辉煌之路。
所以这次政策也很直接,把这个苗头直接按死在了摇篮里。
虽然说土地问题有许多不确定性,但是随着三农的发展,土地改革势在必行。而回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两件事:
一个是人口的迁移,而另一个就是土地改革。
而土地问题需要时机,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就会再次拉开。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