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医学领域,干眼和白内障都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干眼患者而言,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直接关乎手术的成功率、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
干眼与白内障相互影响
干眼,本质上是一种泪液和眼表疾病,因泪液分泌不足、蒸发过强或泪液成分异常,导致眼表微环境失衡,患者常出现眼干、眼涩、异物感、烧灼感等不适症状。而白内障则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
看似两种不同的疾病,实则相互关联。干眼会改变眼表的微环境,影响泪膜的稳定性,这不仅会增加白内障手术的操作难度,还会影响术后角膜的愈合,增加感染风险。而白内障病情的发展,也可能进一步加重干眼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手术时机的重要性
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是保障干眼患者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若在干眼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时贸然手术,术后角膜水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显著提高。严重的干眼可能导致角膜上皮缺损,此时手术会使角膜创口愈合缓慢,甚至引发角膜溃疡,极大地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视力恢复。反之,若因担忧干眼而过度推迟手术,白内障病情持续发展,晶状体混浊程度不断加重,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手术预后。
如何判断合适的手术时机
▶干眼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干眼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若只是偶尔出现轻微眼干,经简单人工泪液补充后症状缓解,这类轻度干眼患者,在完善术前检查,确认眼表无其他异常后,可考虑进行白内障手术。但如果患者干眼症状频繁发作,眼干、眼涩、异物感强烈,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就需要先积极治疗干眼。
▶泪液相关检查:通过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等检查,精准评估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稳定性。一般来说,泪液分泌量过少或泪膜破裂时间过短,提示干眼病情较重,此时应先进行系统的干眼治疗,如使用人工泪液、佩戴湿房镜、进行泪小点栓塞等,待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改善到一定程度后,再考虑手术。
▶排查螨虫感染:
睫毛毛囊蠕形螨寄生可导致局部炎症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甚至因炎症波及角膜,造成视力下降。临床上可使用专用的眼部清洁湿巾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睑缘,去除污垢和油脂,减少蠕形螨的生存环境;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茶树精油眼贴或眼膏,茶树精油具有抑制蠕形螨的作用。情况严重时,口服药物进行全身治疗,情况改善后再考虑手术。
▶角膜状态评估:借助角膜地形图、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观察角膜上皮的完整性和角膜神经状态。若角膜上皮存在大片缺损或角膜神经损伤严重,手术风险会大幅增加,必须先治疗干眼,修复角膜上皮,稳定角膜状态。
治疗建议
对于干眼患者的白内障手术,我们倡导“早发现、早干预、精准治疗”的理念。一旦发现患有干眼和白内障,应及时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干眼治疗和术后护理。
重视干眼患者的白内障手术时机
是对患者眼健康的高度负责
让我们携手共进
为每一位患者的清晰视界而努力
科室简介
西安市第三医院眼科是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技巧娴熟并拥有国际视野的医疗团队。在复杂眼外伤救治、玻璃体显微手术、视光学矫正、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底病、视神经疾病、泪器疾病及青光眼诊治、角膜移植等方面已形成专科特色。在近视的发生机理、眼外伤的病理基础和临床研究、眼内新生血管的防控及靶向治疗等方面形成科研优势。
科室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计划项目等10余项基础研究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在国外专业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编及参编眼科著作7部。目前科室拥有的医疗设备包括玻璃体切割超声乳化一体机、多波长眼前节激光器、眼底造影成像系统、眼用超声诊断工作站、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角膜组织成像分析系统、多波长眼底激光器、泪道激光器等国际先进的专科设备。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