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曹智健、涂文华报道:为做好岁末年初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帮助农民工及时拿到工资报酬返乡过年,2024年12月初,江西省司法厅携手江西日报社大江网,开展“有法帮你·薪暖农民工”2024年法援惠民生专项行动。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追索劳动报酬、劳务合同等涉农民工工资案件1619件,为农民工追回工资款1341万余元,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5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9万份。目前,该行动已取得显著成效、圆满收官。



  全省开展多种形式法律援助服务

  在行动期间,省司法厅发挥大江网《问政江西》栏目组直接面对群众的优势,广泛征集梳理农民工遇到的法律难题和诉求,栏目组为省司法厅报送100余件相关线索,做好专项行动的宣传和推进工作,PC、客户端等全矩阵发力,多角度、深层次讲好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典型故事,为此次专项行动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全省通办”“百姓点单”“法援上门”“法律援助引入先行调解”……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法律援助机构因地制宜推陈出新,打造出一批有温度、有力度的法律援助亮点工作。

  南昌各法律援助机构开通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绿色通道,实行“全省通办”“容缺受理”“名师法援”“百姓点单”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帮助维权。在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律师在窗口值班,面对面为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此外,新余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供上门法律援助服务。为出行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一次办、零跑路”的法律援助上门服务;赣州市司法局推行“法律援助引入先行调解”模式,简化申请手续,对涉及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保险待遇等案件,免于经济困难审查。

  法律援助护航农民工维权之路

  2024年,共青城市甘露镇某服装加工厂因经营不善,加工厂老板拖欠郭某某等19名工人工资8万余元迟迟未支付,郭某某等人遂求助共青城市法律援助中心,中心联系甘露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劳动监察大队共同配合,对服装加工厂老板陈某某做思想工作,最终,通过多种方式调解,双方同意签订调解协议,该起群体性服装工人讨薪纠纷得到妥善化解,相关款项已于今年1月1日支付完毕。

  今年1月底,玉山县2位劳动者被广丰区某老板拖欠劳务工资,向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后,立即与广丰区法律援助中心对接,将他们的材料寄出,由广丰区法律援助中心审查,联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为让更多农民工工友了解“有法帮你·薪暖农民工”行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线下宣传活动也必不可少。在萍乡市安源区一项目工地上,萍乡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为工人们发放宣传资料、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广大务工人员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如何方便快捷申请并获得法律援助。



  保障工资不止步“安心行动”进行中

  “有法帮你·薪暖农民工”2024年法援惠民生专项行动虽已圆满收官,但法援惠民生的行动一直在持续。

  近期,省司法厅转发关于《司法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动”的通知》,聚焦农民工和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员群体,要求全省各地在围绕推进畅通依法维权渠道、优化案件办理机制、提升法律服务质效等方面,扎实开展“安心行动”。

  在畅通依法维权渠道方面,省司法厅指导各地在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较多地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联系点,安排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援助等服务。借助司法行政远程视频综合服务平台优势,提供便捷的线上法律咨询服务。

  在优化案件办理机制方面,全面落实法律援助申请“全省通办”工作机制,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材料接收、转交等协作方式,方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对行动不便的申请人,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网上办理。

  在提升法律服务质效方面,发挥公证和司法鉴定职能优势,通过开展“公证进社区”“司法鉴定进社区”活动、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大力宣传涉及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律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落实法律援助受援人公证和司法鉴定费用减免“免申即享”惠民政策,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劳动者,按规定减免公证和司法鉴定费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