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网。2024年,榆林全力以赴稳就业、提技能、保民生、促和谐,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推动就业促进与人力资源开发深度融合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榆林强化对接联动,深挖就业岗位,聚焦脱贫人口、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依托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力度,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2万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4.93万人,通过“点对点”精准服务实现就业1.08万人,帮扶就业率达98.3%。建成县镇零工市场22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35个,认定“吴堡挂面匠”等劳务品牌12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2亿元,直接扶持创业824人。
图为吴堡县挂面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资料图
紧扣产业发展,组织技能培训,将电焊汽修、能源化工、家政服务等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的培训工种列入重点清单,先后组织3.24万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支出培训资金1247.09万元,形成了培训、鉴定、输转、增收“四位一体”服务新模式。
强化人才支撑,促进绿色转型。先后支持榆能集团等企业建成“省级高技能人才基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助力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等4家单位获批博士后创新基地,推荐的“榆林学院海归赤子助力榆林能源化工产业自动化改造项目”获得人社部批准,为榆林全面深化改革和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协同推进社保惠民和欠薪治理工作无盲区
榆林突出社保兜底,保障民生福祉,聚焦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精准锁定社保扩面提标对象,榆林新开工和在建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基层快递网点和美团外卖参加工伤保险率先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减负担、稳岗位、提技能”各项社保惠企政策,先后为4462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4509万元,为1642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03亿元,为4288户参保企业减轻社保费负担约2.74亿元。全力落实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养老保险代缴工作,全市脱贫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24万人,领取待遇12.3万人,切实做到不重不漏、应兜尽兜。
图为榆阳区为中低收入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用 资料图
突出源头治理,大力整治欠薪。对于涉及人数多、金额大、案情相对复杂的欠薪线索,坚持“专班专案”“一案一策”,采取超常规措施予以化解。
此外,榆林还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和重点人员,经常性开展人社领域风险矛盾摸排,对排查出的线索提前介入、积极疏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稳控,守住了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和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底线。
记者 王红霞
编辑 叶蕊 校对 秦学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