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7年的编外,终于下决定离职。引发网络关注。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一份离职报告。

离职报告

尊敬……领导:
您好!
自2018年入职至今,承蒙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照,我在这段工作中收获颇多。
由于个人发展规划等因素,经慎重考虑我决定辞去目前的工作,特此提出辞职,并将于2025年2月14日正式离岗。在正式离岗前,我将认真完成交接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最后祝各位领导和同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此致敬礼!
辞职人:
2025年2月6日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各抒己见。

我们来看看部分网友的见解和观点:

编外人员还不如工地搬砖工人,我一编外人员被领导借调到上级单位,上级单位食堂没有编外人员的工作餐,还得自费食堂吃饭,一顿饭30,早饭20,正式工一顿饭2块,没处说理去。每月到手工资2800。

我是一名编外老师,每月到手工资4300元,单位还给缴纳五险,老婆帮我打理食品网店,我下班后也会一起忙活,每个月网店能有二万元左右的净利润。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我干过两年半的协管,听了两年的同工同酬,最后半年发现不能继续干下去。当你想种一棵树的时候,最好的时间就是十年前或者现在。所以虽然已经七年,但只要你想改变,那就不算晚。

及时止损也不错,个人认为干编外主要看中用人单位信用好,但是疫情后,整个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按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去做选择,选了就别回头。另外,祝你一切顺遂!

我编外人员工作了18年,因病被违法辞退了。临时工赶紧离开没有编制的单位,越早越好。

如果需要养家糊口,车贷房贷,确实不行。但是如果家里啥不愁,没有贷款压力,这种事情轻松打发时间确实可以。



  • 说到编外人员,近期的一则报道值得关注。

据媒体报道,近期,湖南省委组织部主办的红星网刊文介绍湖南邵东清退编外用工的情况。



消息称,落实“减负增效”,严控编制管理。出台《关于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方案》,树牢过紧日子观念,健全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做到不该花的钱不花、不该花的钱花出实效。遏制编外用工混乱现象,大力核减编外用工规模,清退编外人员,明确市直单位、乡镇(街道)编外用工分别不超过编制数的10%、15%。累计清退编外用工300余人,节约财政资金2000万元以上。

其实,关于清退编外人员的消息网上屡有曝出,这就说明,编外人员并不是“铁饭碗”。无论是谁,都可能随时被清退。想着躺平混到退休,几乎不可能。因此,这就提醒所有编外人员,一定要有职业危机感和紧迫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一旦面临裁员,自己能够显得从容不迫。

而上述这名网友主动退出,也是一种选择。至少在未来职业的发展中,能够清晰自己的定位,重新找准发展方向。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