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腐生真菌,本身没有毒,但它所产生的黄曲霉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

更可怕的是,黄曲霉毒素耐高温,裂解温度是280℃。所以,日常烹饪的温度(100℃~200℃)根本奈何不了它,也不要指望开水煮或者油烹能把它杀灭。网传,馒头冻两天就滋生黄曲霉毒素,那么 冷冻的馒头到底还能不能吃?

黄曲霉的生长条件是什么?黄曲霉素需要在湿度80%至90%、温度25℃至30℃的条件下产生,冰箱冷冻层产生黄曲霉素的可能性很低。只要馒头在放入冰箱前未受污染,且冰箱内也是干净的,那么滋生黄曲霉的可能性就很小。

其次,黄曲霉需要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并产毒,它主要存在于大米、玉米、花生等粮油及其制品中。

黄曲霉及其产生的毒素——黄曲霉毒素,通常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尤其是在谷物、坚果和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上。然而,在正确处理和储存的情况下,冷冻馒头被黄曲霉污染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低温冷冻环境(0°F/-18°C或更低)能够有效抑制包括黄曲霉在内的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在适当的冷冻条件下,黄曲霉不会在冷冻馒头中生长。如果原材料(如面粉)已经受到污染,或者在制作、包装过程中接触到受污染的表面,则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制作馒头的原材料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至关重要。

一旦馒头从冷冻状态取出并开始解冻,如果长时间处于适宜黄曲霉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例如室温),则存在污染风险。因此,建议尽快加热食用。



如果发现冷冻馒头出现异常的颜色变化(如变黄、发绿)、异味或质地改变,应立即停止食用,并检查是否可能发生了霉变或其他形式的腐败。不过,正常的冷冻过程本身并不会导致颜色显著变化,所以颜色变化通常有变质的危险。

总之,只要遵循正确的制作、冷冻和解冻步骤,冷冻馒头感染黄曲霉的风险是很小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食用新鲜的馒头,冷冻馒头即使没有黄曲霉素,也尽量少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