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吴中区首席记者 朱雪芬)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耕备耕工作正全面铺开。在太湖之滨的沃野上,旋耕机的轰鸣声唤醒沉睡泥土,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划出绿色航线,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农户……一首充满希望的“江南农耕曲”正在奏响。
在胥口镇胥江农业园示范基地,无人植保机正高效作业。随着操控手发出指令,无人机在麦田上方盘旋往返,短短几分钟就迅速完成了一块麦田的施肥工作。今年,园区共计种植850亩小麦,目前返青肥已全部精准施下,预计5月底便能迎来丰收。与此同时,在横泾街道苏州湾现代农业园示范基地,随着日均温稳步回升,技术人员趁着眼下晴好天气奔忙在农田之间,在小麦拔节前开展春季化除工作,为小麦生长争取充足养分。
临湖镇苏州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则已备足种子、化肥、秧盘、育秧基质等农资,并全力做好农机保障,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今年,联合社预计水稻种植面积7000余亩,品种以苏香粳100、南粳46等优质食味品种为主,期待着迎来又一个丰收年。在东山镇西大圩现代渔业高标准示范园区,工作人员在元旦过后就开始对园区养殖池塘进行干塘晒塘、翻耕平整等工作,全方位做好蟹苗投放前的准备。春节过后,园区迅速着手蟹苗引进与投放,共投放蟹苗3万斤。
据介绍,为切实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助力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吴中区早谋划、早部署,抢先抓早,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春耕生产。按照“稳麦扩油”总体要求,持续优化夏熟生产布局,全力以赴抓好粮油面积落实,确保种足种满。2025年吴中区种植小麦3.62万亩,比去年增加1.06万亩,增幅41.41%;种植油菜0.4万亩,确保足额完成市下达的油菜扩种任务。紧扣关键农时,根据田间苗情情况,及时制定技术指导意见,确保技术指导及时到位,不误农时。目前,全区正在实施小麦单产提升项目11个,辐射面积超0.65万亩。2025年,全区预计水稻种植面积4.72万亩左右,品种以苏香粳100、南粳46、苏粳1180等优质食味品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