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醒来,深圳公务员的天塌了——

新来的同事不吃不喝不摸鱼,甚至能24小时背诵《民法典》。

2025年2月,深圳福田区宣布70名“AI公务员”入编,标志着全国首个大规模“AI数智”系统的正式落地。

这些基于DeepSeek大模型开发的AI公务员,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240个政务场景。

能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一键分拨民生诉求,连老板的法院执行记录和半夜给谁微博点赞都扒得明明白白,价值拉满。

关键是效率极高,而且不叫苦不叫累,也不要加班工资。公文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速度提升90%,错误率压到5%以内。

看到这些数据,公务员们几乎要哭了:“这货连格式错误都能揪出来,年底评优我拿什么和它比?难道比谁更会写‘已阅’吗?”


天天说这个“卷王”那个“卷王”,看了AI公务员的工作效率,你才会知道“卷王”的“王”字,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第一,朝九晚五终结者。当你在凌晨3点焦虑孩子医保卡丢失时,人类公务员可能正梦见“文山会海”,但AI客服已秒回:“已挂失!附近24小时自助终端在XX路,打车费预计15元。”

别说政务单位的朝九晚五了,就是血汗工厂996,也顶不住AI这么卷。毕竟,凡胎肉身,怎么拼得过永不断电的虚拟守护者?这意味着,机器人的普及应用不仅让公务员没了优越感,还会替代大量就业。

第二,比你更懂你自己。南山区李先生想补缴社保,刚掏材料准备“自证清白”,AI直接调出他2023年的医保断缴记录,还贴心提醒:“一起补了吧,否则退休金少拿200块。”

别说李先生了,连我这个旁观者看了要热泪盈眶,在这个人人都忙于赶路的世界,谁会有精力关心一个陌生人的过去和未来?而AI,却比前任更懂你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提高效率去冗员。“执法文书生成助手”把笔录秒变公文,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飙到95%,连“安全生产演练脚本”效率都提升了100倍。

加班三天写的报告,AI三分钟就能搞定,并且是连标点符号都不会出错的那一种。这就能理解为什么美国要成立政府效率部了,冗官冗员不仅会影响运转,还会带来腐败。

第四,服务贴心更温情。人类公务员常说黑话 :“材料不全回去等通知。” AI公务员会这么说:“检测到您缺3份材料,已发送补交指南到手机。”

人类公务员常说黑话:“这个问题不归我们管。” AI公务员会这么说:“已为您转接XX部门,预计2分钟内回复。”你以为机器人没感情?错,它比那些尸位素餐的人类公务员有情有义多了。

此前我曾在某省会城市办理开户手续,便民中心的办事员脸拉着老长,一会说你少这个一会让你填那个,多问一句都没耐心。这时旁边的代办机构就上凑上来说,给钱我帮你办。

然后花了两千块钱一次就给你搞定了。所以我们总以为有些部门脸难看门难进,是他们天生就上班如上坟吗?天生就跟家里死人了一样吗?不,是他们背后利益勾结罢了。

实际上,不止公务员,当未来已来,AI上场,所有的职业都躲不过一场大逃杀:AI的“魔爪”正伸向各行各业,就看你是被驱赶的那一个,还是驾驭它的那一个。

比如客服界,日复一日的 “亲,在的呢”对AI而言毫无难度,它比人类更有重复的耐心。比如数据分析员,区区 Excel函数算什么?AI直接给你拉满透视表。

比如金融民工,AI已能30秒分析完企业财报,还能顺便预测老板下周会不会跑路。再比如PPT纺织工:DeepSeek+R1模型能一键生成大纲,搭配Kimi秒出PPT。

比如司法系统。警察、法官、律师、检察官都将受到冲击。AI熟读中外大法典,管你什么人大法律系还是北大法律系,在AI面前都是小学生。想办人情案门都没有。


以前担心AI抢饭碗,现在发现它连锅碗瓢盆都端走了——但别焦虑,你看,它端走的全是洗碗刷锅的累活和苦活。AI根本不是来抢饭碗,而是来发“外挂”的。

所以深圳引入AI公务员,其“鲶鱼效应”不仅让深圳公务员睡不着觉,也让全国的公务员集体失眠。低层公务员怕失业,中高层公务员怕找不到感觉,以后再没人溜须拍马了。

美国有效率部,咱们有AI机器人。这都是砍向政府冗员的一把刀。但深圳也只是探索,其《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办法》中将AI被严格定义为“辅助角色”。

也就是说,AI最终还是听命于人。AI事实上也会拍马屁,也会暗箱操作,这还是取决于背后指挥者的初心使命。所以AI势必也会中央集权,避免失控。

相比AI的稳定发挥,人类面对AI的态度其实更有趣。有人悲观哀嚎“体制内都开始搞末位淘汰了”,也有人默默下单了“职场竞争力提升课”。

这荒诞又真实的场景,恰恰揭示了AI最隐蔽的“功德”,它用代码织成一条鞭子,抽醒了躺在舒适区装睡的人类。

看看历史就知道,人类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触发集体焦虑:蒸汽机让纺织女工骂街,计算机让打字员失业。

1850年纺织工人砸机器时,绝对想不到子孙后代会坐在空调房骂Siri。人类对技术的恐惧,连剧本都懒得换。

但正是这种“饭碗危机”,逼着人类从体力劳动者转型为机械师,从打字员进化成程序员。如今AI掀起的不是“失业潮”,而是“进化风暴”:

它把“温水煮青蛙”的职场环境砸了个稀碎,强迫每个人直面灵魂拷问:“我的核心技能,能不能打过ChatGPT 4.0 Pro Max Ultra?”

焦虑是人类进化的燃料,AI就像职场里的鲶鱼,把沙丁鱼们搅动得不得不支棱起来,很难不引发集体焦虑。

这轮AI冲击也给那些热衷于考公入编的天之骄子提个大醒,未来打败你的可能不是同事,而是AI。

和AI比情绪价值?别逗了,人类真正的赛道叫“创造”。

-End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