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片由AI生成
2月22日,广东一位医学博主“孤芳自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则令人哭笑不得的经历:他为患者开出治疗方案后,患者通过DeepSeek查询后提出质疑。博主重新查阅医学指南后,发现指南已更新,自嘲“天塌了”。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截至23日14时,该帖获得15.2万点赞、近3万条评论。
DeepSeek到底有多厉害?它真的会取代医生吗?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引发一场“医患新生态”的变革。
医生:AI诊断正确,但不能取代专业判断
博主“孤芳自赏”表示,患者通过DeepSeek查询后对治疗方案提出疑问,他重新核查后发现DeepSeek的诊断结果是正确的。但他也指出,医院部分药品短缺导致使用了替代药物,这需要医生向患者详细解释。另一位深圳医生孙医生也表示,他曾遇到患者拿着DeepSeek的诊断方案要求开药,经过核查,DeepSeek的处方是靠谱的。
然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师胡伟强调,AI在诊断复杂病例和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时仍存在局限性。例如,医生在查体时需要通过听、触、看等方法判断病情,这些依赖于专业经验的判断是AI难以替代的。
DeepSeek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
目前,DeepSeek已在全国多家医院落地应用。
浙江省中医院通过DeepSeek辅助诊断,工作效率提升了近一倍。
湖南省人民医院将DeepSeek与医院OA系统深度融合,医师调用AI辅助解读量占比高达63%。
此外,深圳人民医院也通过DeepSeek优化了预问诊流程,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专家:AI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完全取代医生
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成伟指出,尽管DeepSeek的诊断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目前AI只能提供辅助诊断,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仍需医生的专业判断。他还提醒,AI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赖于训练数据的质量和算法优化,尤其在处理复杂病例时,AI可能会出现“AI幻觉”。
结论:AI与医生的“共生”才是未来
尽管DeepSeek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引发了广泛讨论,但专家普遍认为,AI只能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帮助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未来医疗的发展将是AI与医生诊疗相结合的模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孟萌综合自央广网、光明网、上游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