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贸网资讯,本田(Honda)宣布将独立开发下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正式终结与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GM)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合作。这一决定反映了全球汽车行业在新能源转型中的联盟重组趋势,也意味着日美两大车企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松动。
(图片来源:本田)
本田推出自研氢燃料电池,性能大幅提升
本田在东京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博览会上发布了其最新氢燃料电池系统,相较于与通用合作开发的旧版系统,该系统的耐用性提升一倍,体积功率密度提高三倍,成本却下降了一半。本田表示,更高的功率密度意味着该系统可以更紧凑地适应不同的车辆布局。
新系统的总功率达150千瓦,相较于旧款的78千瓦提升显著。目前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仍由本田与通用的合资工厂在美国密歇根州布朗斯敦镇(Brownstown Township)生产,年产目标约2000套,主要用于本田CR-V e:FCEV氢燃料版车型。但从2028财年开始,本田将在日本枥木县真冈市新建的工厂生产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年产能将提升至3万套。
本田和通用分道扬镳,未来或仍有合作
尽管本田决定独立开发下一代氢燃料电池,但目前双方仍维持在现有系统上的合作。本田发言人吉冈翼(Tsubasa Yoshioka)表示,现有的燃料电池仍会在合资工厂继续生产,用于固定电源和CR-V氢能版。但对于未来的新一代系统,本田暂无计划向通用提供相关技术。
通用方面则称,双方目前没有新的氢燃料电池合作计划,但仍在探讨未来的技术合作可能性,并不排除未来再次携手。
本田找日产,通用转投现代,新能源联盟重组加剧
本田“单飞”的背景,是全球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加剧,各大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来分担高昂的研发成本。本田此前曾宣布与日产(Nissan)和三菱(Mitsubishi)合作,探索软件定义汽车、动力总成、电池等关键领域,并计划合并成立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年销量达800万辆。然而,本田和日产因管理权分歧于本月终止合并谈判,双方决定回归最初的技术合作模式。
另一方面,通用则在去年9月宣布与韩国现代汽车(Hyundai)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涵盖电动汽车、氢能技术和供应链整合。现代同意向通用供应电动商用车,双方未来可能在北美共享工厂,以减轻关税带来的影响。
氢燃料电池是未来吗?本田的长期布局
尽管目前业内对氢燃料电池在乘用车市场的前景仍存疑,但本田坚定押注这一技术,计划到2030年占据全球氢燃料电池卡车市场5%的份额,并在2040年达到30%。本田还计划到2030年具备每年生产200万辆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车的能力,占其全球产量的40%。
从中长期来看,本田设定了逐步扩张的目标:
2020年代中期,每年销售约2000套燃料电池系统;
到2030年,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年销量达到6万套;
到2030年代末,年销量预计达到数十万套。
尽管电动车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丰田(Toyota)、现代(Hyundai)和宝马(BMW)等车企仍在积极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尤其是在商用车领域。通用也在推进多个氢燃料电池应用,包括矿用卡车和水泥搅拌车,并与日本重型设备制造商小松(Komatsu)合作,计划在本世纪中期测试氢燃料矿车原型。
本田的氢能赌局能否赢得未来?
本田与通用的分手,不仅意味着汽车行业新能源联盟的进一步调整,也反映了车企在电动化与氢能技术路径上的不同选择。本田押注氢能的未来,而通用则选择了更广泛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合作。如果本田的氢燃料电池布局能够在2030年前顺利落地,它将成为氢能市场的重要玩家,但如果市场需求未能快速增长,这场“单飞”赌注可能带来巨大风险。
在新能源转型的赛道上,本田和通用,已各自选定了不同的方向。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