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效验良方

瘢痕疙瘩为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有色人种较易发生,以黑人最为多发。可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任何损伤均可促发本病,属于中医学“黄瓜痈”“肉龟疮”“锯痕症”的范畴。

方一 蟹足肿药膏  

主治:瘢痕疙瘩。  

方药:蜂房(炒)30g,蜈蚣5条,蜘蛛5只,土鳖虫15g,轻粉、雄黄各9g,冰片3g,紫草10g,蜂蜡100g,麻油500g。  

制用法:先将蜂房、蜈蚣、蜘蛛、土鳖虫、紫草用麻油炸至焦


血痞塞,凝聚而成。本方具解毒化瘀散结之功。治疗期间,需忌荤腥辛辣食物,尤要避免损伤和不必要的手术,以防肿块蔓延。  

方二 黑布药膏  

主治:瘢痕疙痦(锯痕症),疖 ,痈,毛囊炎初期,乳头状皮炎(肉龟)。  

方药:老黑醋2500克,五倍子872克,金头蜈蚣10条,蜂蜜186克,梅花冰片3克。  

制用法: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


好一些。所以用黑布药膏时最好是隔两、三天换药1次。③治疗化脓性皮肤病,往往与化毒散软膏各半调和外用,能促进其解毒、


名中医学家、中医皮肤科专家赵炳南教授的祖传秘方,经我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方三 化瘢方  

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  

方药: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  

制用法:先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种,再入余药,煎煮


酒炒大黄6克。  

验案:银X,女,38岁。10年前因严重鼻衄,行左侧颈外动脉结扎,术后切口瘢痕疙瘩形成,肿如小指,硬红灼痛。服用本方,先后共40剂。瘢痕疙瘩消退,皮肤光洁。

②食道粘连:李X,女,16岁。误咽冰醋酸后进食困难4月,靠


48小时后第一次换药,以后每隔3天换1次。  

病例:李XX,男,24岁,工人。于1985年4月11日就诊。患者


疾、久泻、疟疾、痔疮、疔毒、扁平疣、鸡眼疗效显著。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蜂房

【性味】甘,平。

【归经】归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功毒,杀虫,止痛。用于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

蜈蚣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症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

蜘蛛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长沙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解毒。治狐疝偏坠,中风口歪,小儿慢惊、口噤,疳积;疔肿,瘰疬,疮疡,蜈蚣、蜂、蝎螫伤。

土鳖虫

【性味】咸,寒;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轻粉

【性味】辛,寒;有毒。

【归经】归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外治用于疥疮,顽癣,臁疮,梅毒,疮疡,湿疹;内服用于痰涎积滞,水肿膨胀,二便不利。

雄黄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冰片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心、肺经。

【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紫草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包络、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蜂蜡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收涩,敛疮,生肌,止痛。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

麻油

【功能主治】润滑剂及赋形剂。内服可润肠、润肺;外用作为软膏及硬膏基质。

香附

【性味】辛微苦甘,平。

【归经】入肝、三焦经。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柴胡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熟地黄

【性味】甘,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当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