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甲流远去,咳嗽却不停
咳咳咳......镇咳药来帮忙
咳嗽虽然是呼吸系统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和异物,但剧烈而频繁的咳嗽可能会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加重病情,此时就需要镇咳药的帮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镇咳药的临床应用。
镇咳药
镇咳药俗称止咳药,大多通过对延髓咳嗽中枢的抑制或对气管黏膜的局部麻醉而起镇咳作用。故将镇咳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镇咳药两类,前者作用于咳嗽中枢,后者作用于中枢以外的部位。
外周止咳药是通过降低呼吸道感觉神经末梢对刺激的敏感性而产生止咳效果的。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方中含阿片)、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起到止咳作用。
目前还有一些既有镇咳作用又有化痰作用的复合制剂。此外还有止咳化痰中药,像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罗汉果止咳冲剂、蛇胆陈皮液、通宣理肺丸等。
常用的镇咳药使用规范
01
中枢性镇咳药
该类药物对延脑中枢具有抑制作用,根据对药物是否产生依赖性分为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镇咳药,依赖性镇咳药是指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是力度最强的镇咳药物。长期服用有成瘾性,且有呼吸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应用受到限制。
中枢依赖性镇咳药
中枢非依赖性镇咳药
02
外周性镇咳药
该类药物也称为末梢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某一环节而起到镇咳作用。
外周性镇咳药
一般的咳嗽三五天或至几个星期就会好,如果您一个星期一直吃一种药仍不见好,就不要再吃了。咳嗽了就去买止咳药吃,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镇咳或止咳类药是不能乱吃的,很多这类药物都含有吗啡类成分如罂粟壳、可待因等,虽然这些成分镇咳效果很好,但吃多了会使人上瘾,对身体不利。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时,首先要寻找刺激肺部的诱因,如吸烟者应该戒烟,同时清除积在气管及肺部的痰液,这时可以服用化痰药,使浓痰变稀,从而较易咳出。另外,甲服用的止咳药不宜随意给乙服用,小儿也不可用减量的。
科室|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文字|戴雅吉
编辑|陈恒石
主编|蒋 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