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与百子湾路交叉路口,女子许某祭祀烧纸时引发火灾,烧毁附近一栋室外集装箱房及空调等电器设备。据了解,事发当晚有大风天气,许某在十字路口烧纸祭祀,大风将燃烧的纸片刮走,引燃了附近的一栋室外集装箱房及其空调外挂机、室外弱电箱,许某在发现明火后,第一时间拨打了119报警电话。接到报警后,119指挥中心立即调派消防救援力量前往处置,迅速将火势彻底扑灭。

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通报称,此次火灾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经统计,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近5万元。事后,许某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赔偿了因火灾造成的相应损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规定,对许某处以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


按照传统习俗,烧纸上香是祭扫的主要形式。应该尊重民风民俗,但不代表没有地点限制。在街头巷尾烧纸上香,随处飘洒的纸灰和没处理干净的祭品不仅令路过的市民不适,纸张和不易降解的祭祀品燃烧之后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在街边、树林等地抛撒和焚烧祭祀用品还可能引发火灾。几乎每年祭扫高峰都有这样的案例。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祭扫的方式不该煞风景,更不可逾越安全的底线!

缅怀追思亲人,倡导更绿色、更安全、更文明的仪式感。

各地发出《文明祭扫倡议书》中,除了倡导市民强化安全意识、杜绝路边烧纸祭祀,还列出了多种文明祭扫方式供市民参考。例如,鼓励选择鲜花祭祀、植树纪念、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等方式代替烧纸钱、点香烛等习俗;推广节俭办丧,简化丧葬仪式,支持骨灰撒海、自然葬等生态安葬方式;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参观烈士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绿色祭扫,不会减弱缅怀的情感。

缅怀在情不在形,祭扫在心不拒新。

祭扫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知发生了多少变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祭扫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既要满足市民的祭扫需要,又要契合城市的文明风尚。中国人重视亲情、敬重祖先的情感追求,寄托着一代代人缅怀先烈、赓续血脉的人文精神。移风易俗的文明祭扫,不仅不会减弱缅怀情感,反而更加契合慎终追远、敬重生命的内涵。

来源:区文明办

编辑:倪丹丹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