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信,线上充值越多、返利越多。”
“线下购买10万元的黄金,装在快递箱内寄出,就可以跟着赚大钱”。
为了“躺着赚大钱”,开年后急需找工作的刘女士,计划将购买的9.7万余元黄金装在快递箱内寄出,幸运的是在警企联动配合下及时劝阻了这场骗局,帮助受害人紧急止损。
2月19日14时许,会宁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紧急预警劝阻指令,在辖区有居民疑似遭到诈骗分子蛊惑,计划将现金按照对方要求“运”走。
情况紧急,反诈中心迅速启动警银联动机制,在全县各银行网点快速排查当日及前一日取现人员。同时,通过全县反诈工作群发布寻找受害人的紧急预警信息,各成员单位迅速行动,转发至各相关居民微信群,进行预警和线索征集。
“警官你好,我是会宁某金店的经理,我们店里正在购买9.7万余元金银首饰的刘女士,她的状况我感觉和你们当时宣传购买黄金的电信网络诈骗很相似。”
“她买黄金不选款式、不选样子,只照整数钱买,你们快过来看看吧!”
当日下午,反诈中心民警接到辖区某金店经理打来的电话反映情况后立即赶到该金店了解情况。起初,避免惊动刘女士,民警在一旁观察,随后上前攀谈,发现其正在和网上的诈骗人员联系,接受对方指令。民警立即制止刘女士购买黄金的行为,并展开进一步调查。
原来,长期待业在家的刘女士为找工作,在网上填写了个人简历并进行投递,一段时间后,一自称“数据分析师”的微信账号主动与刘女士联系,并指导刘女士进行小额刷单操作。接着“数据分析师”诱使她进行大额刷单任务,并声称若能将10万元现金通过邮寄等方式送至指定地点,验收合格后,便能赚取更多的钱。账面上已有微薄收入的刘女士对此深信不疑,立即按照对方的指示前往银行取款,因大额取款需提前预约而无法当场取现。这时,“数据分析师”给刘女士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购买等额的黄金任务,邮寄到指定地点,验收合格后,同样能赚大钱。最终在民警的讲解下,刘女士意识到了自己被骗。
白银公安提醒
春节过后,迎来了求职招聘的高峰期。不法分子也乘虚而入,打着“招聘”的幌子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在各类务工平台、求职群聊等寻找有求职需求的人员,以公司工作人员身份接近求职者,取得信任后再以缴纳审核金、服装费、保证金、手续费、保险费等各种名义要求求职者转账汇款,或是引导求职者在不法APP上进行刷单,从而骗取钱财。
在此提醒广大求职者:
(一)核清招聘用工渠道。互联网招聘信息鱼龙混杂,求职者在找工作时需要擦亮双眼,不要被“高薪”“轻松”等字眼迷惑,尽可能选择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求职,可以通过拨打公司官方电话核实,或者咨询市场监管部门了解招聘公司的背景和信誉,谨慎考虑应聘入职。
(二)拒绝缴纳各类费用。在应聘过程中,任何要求缴纳各种名义费用的行为应引起高度警惕。正规公司在正常的面试招工环节,不会收取面试费、服装费、手续费等任何费用,因此不能轻易进行转账汇款。一旦发现招工流程不规范、求职网站不正规的,立即停止,快速止损。
(三)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在互联网浏览招工信息时,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家庭住址、银行卡信息、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谨防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时,注意选择正规招聘网站,并设置隐私保护,如有陌生人以招工名义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联系,一定要保持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
★来源:会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