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对于中央的战略部署,林彪与粟裕都给予了反对意见,毛主席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有点意料之外。要知道,这两位将领可是部队里非常出色的将领,他们指挥了不少的战斗,可是都对这次的作战计划有异议,所以毛主席不得不仔细思考其中的问题。可是在最后毛主席也就只是批评了林彪却没有批评粟裕,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时粟裕反对的作战计划是华野进军江南,而中央会有这样的安排,也是因为1948年初,中野挺进大别山取得了不小的效果,所以中央觉得这样的战术还可以继续使用,也许还会带来好的结果。于是毛主席就让粟裕带着华野的三个纵队,渡过长江向浙江一带作战,中央也在讨论之后,同意毛主席的决定,而且当时这支部队的番号也起好了,叫作东南野战军。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命令下达到华野后,就立刻遭到了粟裕的反对。粟裕向来是谦逊且性情温和的将领,指挥大兵团作战也非常有经验,对于任何事情他都会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不会做事情过得太过了,尤其是面对上级的命令,粟裕也从来不会有什么意见。


粟裕在华野虽然担任副司令一职,可是由于他的资历浅,很难震慑那些老资历的将领,所以每次决策的时候都需要陈毅从中辅助,这才能够让粟裕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向来不会有意见的粟裕竟然直接反对中央的这次作战计划。

他还给出了反对理由,就是部队进入江南地区没有根据地作为依靠会有很大的损失,另外如果将华野的主力部队都给抽调走了,面对国军的进攻,沂蒙地区就可能抵抗不了,那么我军的根据地也会有巨大得损失。


假如将华野的主力留下来,也许在中原还能够打一些大仗。不过在听了粟裕的理由后,毛主席却也提出了质疑,还说之前粟裕就说国军部队集中起来,他们不好打?如今怎么又这么说。而粟裕却坚持自己的意见,表示只要主力部队留下,就一定能够消灭更多的敌人。

面对粟裕如此态度,毛主席也是比较赞赏的,因为国军不仅拥有先进的装备,还参与过抗日战争,作战经验自然也比较丰富,打起来不容易,可是粟裕却有把握,这让毛主席很欣慰,所以向江南进军的计划也就搁置了。


除了粟裕提出反对,就连林彪也同样反对中央给出的作战计划,中央是让林彪将部队集中起来,对沈阳,锦州发起主动进攻,这样就可以将在东北的国民党都困在东北,没有办法与傅作义的部队汇合,他们就可以将其全部消灭。

在东北的国军总数是55万,而傅作义的部队是50万,如果这两支部队汇合的话,我军想要一口吃掉还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林彪却不同意这样的作战计划,并且他也给出了理由,说沈阳与锦州距离我军的后方距离比较远,有六百多公里,不利于作战。


另外驻守在长春的国军可是有10万之多,他们还会对我军后勤线造成威胁,然后他提出可以先去攻打长春,然后将沈阳的国军吸引过来,他们就可以将其一网打尽了。毛主席听了林彪的意见后,也没有继续让他服从之前的命令,同意他先去打长春,可是在林彪试着打了几次后,却都没有办法将其打下来。


然后他就给中央发了电报,说不打长春了,选择南下的作战计划,毛主席也没有说什么依旧同意,然而没多久林彪就又不同意了,总的来说林彪就是想要拖,继续找理由,如此一来毛主席自然也非常生气,对他进行了批评,必须执行之前的作战计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