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1年秋,余秋里奉命带队在管涔山地区指挥战斗,半夜突然接到贺老总的急电,让他星夜兼程赶赴军区有重要任务。



余秋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他立马听令,带着部队赶往军区,等他赶到时,贺老总有事外出,参谋长周士第负责接待他,交谈过程中,余秋里听明白了,主要是8团现在的情况。



余秋里带队打进管涔山,起初只有1800人,打了半年多,8团上报人数,却变成2100人,周士第以为他把人数写错了,报了上来,立马叫他来核查。



余秋里肯定地说就是2100人,自己没有写错数字,这下周士第疑惑了,究竟如何做到的?



一、一战补充至2100人

1941年5月,余秋里率领刚刚缩编的八团,前往管涔山地区跟日军作战,保护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时团长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到岗,余秋里身为政委负责指挥全团战斗。



刚到阎家村地区因为不熟悉情况,余秋里就派出侦查员前往附近几个村子打探情况,一边探明敌情,一边找寻我们自己的同志,更容易获取当地的情报。



很快当地县委的同志被领来说明情况,当地原本被阎锡山战局驻守,随着日军进攻的频率越来越频繁,阎锡山选择灰溜溜的逃走了,日军很快拿下武宁地区,开始派重兵管理。



每到一个新的村子就开始进行建造村公所,收买村里的村民给他们传递情报,日军凭借强大的势力进行渗透,当地的同志因为受到很大的限制,抗日工作开展起来也十分困难,目前张静同志掌控的情报仅有三个村子。



其中一个村子非常小,仅有十几户人家,如今杨静等来主力部队支援,终于看到希望,余秋里得知他们没有武器更没有基层干部,无法跟敌人作斗争,只能小打小闹,立马从队伍里调配人。



召集团级、营级干部支援杨静的革命工作,并调配一批手枪支援县委的同志们开展工作,身为团政委,他知道没有组织在后面帮助,是很难开展工作。



最终经过地方同志的提议和侦查,8团驻扎在吴家沟地区,三个村的百姓得知八路军来帮他做主,不再被日军欺负,非常高兴,情绪中掺杂着一些害怕,因为他们欢迎八路军的到来,也害怕8团打不过日军。



到头来竹篮打水一空,余秋里自然知道村民们怎想的,害怕八路军无法站稳脚跟,被赶跑之后,遭到更严重的报复,为此他立马派出侦察兵,在地方县委同志的帮助下,了解附近敌人的近况。

6月20日,8团的战士安顿好之后,侦查到敌人进犯阎家村,余秋里果断派兵增援,经过三天两夜的激战,我军利用地形将敌人赶跑,付出五名战士牺牲的代价,歼敌50多人,打出我军的名声和气势。



当地百姓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接下来的日子里,8团继续保护周围村子,8月初,盘踞在岢岚县的日军连队,派出一支三百人的部队浩浩荡荡的赶来鸡儿墕地区进行劫掠,这支日军当天并没有立即撤退。



而是在多个村子里搜刮了上百头牛和上千只羊,外加一大批粮食,随后就地生火做饭,在鸡儿墕地区过夜,准备敌人天再回去,余秋里得名立即带兵前去侦查,并带领二营三营出击,趁势消灭这支日军。



等侦查完之后,两个营的战士立马出击,到达鸡儿墕已经是半夜,日军放松警惕,吃完饭后全都休息,我军战士趁着敌人放松警惕,悄悄摸进去,突然猛攻让敌人猝不及防,局面呈现一面倒的情况。



日军连武器都没来得及拿,就被打得慌不择路,这一战我军占据先机,歼敌近百人,抢回剩余的粮食和牛羊,缴获日军战马60匹,战士们仅受一点轻伤,战后一位战士看着牛羊,舔了舔嘴唇。



问余秋里能不能宰几只,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大家快多半年没吃过肉了,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余秋里听闻立马给众人说道:

“我们都是穷苦出身,自然知道这些牛、羊对村民有多么重要,我们不能让群众寒心”。



此话一出,众人羞愧不已,绝口不提此事,随后打扫完战场,将日军抢走的物资全都还给村民们,被抢的老百姓看到八路军送回的物资,喜极而泣,此事也在当地一传十十传百,我军战士成了百姓的依靠。



此后战斗不断,8团多次主动出击,伤亡很少,战果斐然,冬季,余秋里组织部队,进攻当地被日军占据的煤矿,为百姓获取足够的过冬煤,此战我军战士先进入煤矿潜伏,之后获取足够的情报后伺机而动。



此战8团拼尽全力,战后发现,矿中有很多国军俘虏被抓来挖煤,被解救后,余秋里说:“想回家的发路费,不想回家的加入八路,找敌人报仇”战俘听闻纷纷加入八路军中,这一战8团人数突破至2100人,之后的战斗中,8团站稳脚跟,并建立根据地,继续跟日军战斗。



二、大练兵突破历史

八团在政委的带领下狠狠打压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附近几支打游击的抗日武装力量选择投奔我军,8团这支队伍慢慢得到壮大,很快就成了军中的主力团。



1947年随着老蒋开始对延安地区露出獠牙,余秋里也被调回延安,此时冬季到来,为了部队发展,陕甘宁地区负责保护我党领导干部的部队,同时进行一场大练兵。



对战士们的训练进行改革,余秋里牢记毛主席说的:“个别和一般要结合在一起”,“领导干部要跟群众结合在一起”的指示方针,突破以往练兵的不足的地方,提高练兵效率。

这次冬训不仅提高了士兵的身体素质,也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到处都是训练场,为之后的战争提供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赶赴石油岗位

建国后,国内资源十分短缺,从上到下,因为战争的原因,百姓们吃不饱饭,而石油一直都是十分紧俏的重要资源,此时李聚奎将军上了年纪,需要一个更加年富力强的将军前去创新。



余秋里千万石油部门任职,是他的老上司彭老总推荐的,余秋里听到这个消息一愣,太突然了,来到菊香书屋,见到毛主席就说:“主席,这个担子实在是太重了,我一个大老粗也不懂石油方面的知识,怕干不好”。



毛主席听闻说:“你是个人才,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够给战士们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建设新中国这件事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懂不会的可以问可以学,我们当年爬雪山、过草地,困难都是一点点克服”。



余秋里闻言不再推辞,接任石油工业部部长这一重要职务,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我军想要搞到一点石油,我们自己无法提炼,从外部获取,花好几倍的家前才能搞到,中国偌大的领土面积,怎么可能没有石油?



余秋里为了更好开展工作,要来一把“尚方宝剑”,调来很多干部,初期遇到了很多挫折,在多个地方进行开采,却没有发现任何石油,当地好几个大油田,却碰不上,余秋里着急上火。



直到1958年他依旧没有放弃,认真工作,仔细钻研地理位置,利用自学的知识,一年就开才出二十多个大油田,自此石油大作战圆满完成。



结语

余秋里同志被称为独臂将军,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胜任,从军队转地方,他认真工作,1964年他重新回到部队任职后,他认真工作,后官至总政治部主任,85岁那年,老将军因病去世,致敬余秋里将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