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是我党最为优秀的军事家之一,在反“围剿”战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战功卓著,而使他真正声名鹊起的就数解放战争中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了,此战是蒋介石挑起的全面内战中我军主战场上的第一次较大规模战斗,意义非凡,为部队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也为进一步打击蒋军奠定了基础。



粟裕大将

1946年6月,蒋政府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威胁到了蒋记中央首都南京的华东解放区成了国民党军的重点关注对象,蒋派遣黄埔一期毕业的国军名将,时任所谓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的李默庵领兵12万余人集结于长江北岸窥伺华东解放区,企图对我军大举进攻,这12万人来自国民党中央军的五个整编师,要知道,整编师与以往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不同,是国军整编后的主力部队,使用美械装备战斗力较为强悍。



《双十协定》原稿

面对这一形势,粟裕这边有多少部队呢?主要就是华中野战军19个团仅3万人的兵力,粟裕以此劣势兵力首先集中力量率先在国民党军整编83师所在的宣家堡、泰兴发动进攻,经三日激战初战告捷,歼灭敌军3000多人。



黄埔一期将领李默庵

国民党军获悉粟裕进攻此方向后,围魏救赵,当即命令其整编49师、65师等部队攻击我兵力空虚的如皋地区并向我攻击地域增援。结束攻击战斗后,粟裕当即挥师东进,强行军奔袭50公里意想不到的地出现在49师当面,将49师各部队分割在鬼头街等四个区域,运用局部地区的优势兵力几乎全歼该部万余人,二战告捷。



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形势图

此时的李默庵又以三个旅的主力部队和49师残部在飞机重炮支援下企图趁我军连续作战需要休整的时机进行决战,以发挥其部队火力装备优势。粟裕即华中野战军7纵以运动战方式迎击来犯之敌,7纵以3000人的劣势兵力不断袭扰敌军的同时节节抗击敌人进军步伐,迫使其决战计划破产后主动撤离,此为三战告捷。



蒋介石检阅国民党中央军

我军撤离后李默庵分散四守其夺取地域,客观上为我军逐个击破提供了有利条件,粟裕抓住这个机会对敌李堡方向上因调动部署陷入混乱的敌105旅和第7旅发起进攻,我军以一师兵力发动夜战,于拂晓时分全歼该伙敌军8000余人,四战告捷。



行军中的解放军华中野战军部队

经此四战,李默庵部主力与增援的国民党交通警察总队慌忙调整部署尴尬地转入防御状态,仍是分散部署,再次为我军创造了有利条件,粟裕遵照中央指示,在经过短暂休整后部署部队向丁堰、林梓的敌军发起突袭歼灭敌交通警察部队5000余人并打通了主力西进通道,五战告捷。



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部分同志合影

此话,华中野战军部队又在黄桥方向与与东西对进的敌军遭遇,此战我军采取分割包围,先强后弱的方法围歼李默庵部99旅、187旅和79旅之一部,共歼灭敌军17000人,此为六战告捷,与此同时华中野战军10纵面对国民党增援部队整编25师的进攻顽强阻击,来犯之敌被迫撤退,此为七战告捷。



七战七捷纪念馆

七战七捷是粟裕大将采取正确战役指导和灵活战术原则进行的一次大胆的战略运用,以极为劣势的兵力给国民党军巨大打击,打开了整个华中野战军的作战局面,一系列战役打击了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并缴获大批美制装备,蒋介石“运输大队长”名声在外,坚定了我党打击敌军的信心,毛主席评价粟裕“尽打神仙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