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苑柍
1095年后的二百年间,欧洲的基督徒进行了7次大规模十字军东征,试图将耶路撒冷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虽然欧洲人预期的目标未达到,但是却引起了对东方的好奇,促进了欧亚贸易。到13世纪末,马可·波罗等人从亚洲带回香料、丝绸、铁器、宝石、药物等,以及他们的经历被写成传记,广为流传,更是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物品的欲求。然而,从印度运回香料,从中国运回丝绸,或者从中东运回毛毯、铁制品,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途中一次次转运不说,还时不时地遭遇土霸的强行收税,甚至匪徒的洗劫。当1453年奥斯曼帝国灭掉东罗马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后,西欧通往东方的通道更加艰难,于是寻找通往东方新路线的愿望变得十分迫切。如果能直接走海路,既节约了成本,路途又可更加安全。
另一方面,从1347年至1353年黑死病夺去欧洲1/3的人口,到15世纪已经过了一个半世纪,在这期间欧洲人口得到了迅速增长。人口的增长造成对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带动了贸易的复苏,商业发展产生大量富商,为海上冒险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葡萄牙人是大航海的先驱,勇敢的探险家摸索海上新路线和通道,期望探索尚未发现的财富和土地。最早具有这种眼光的是亨利王子,他的航海实践为后来的葡萄牙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创办的航海学校培养了大量航海人才。在亨利王子去世二十年后,1488年,迪亚士成功绕过了好望角。1497至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进入太平洋,最终到达了印度。之后,葡萄牙陆续在印度、中国、非洲和东印度群岛等地建立贸易点。
当时,关于大地是球形的观念已在欧洲流行。哥伦布认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从欧洲向西航行,也一定能到达东方。经过长达八年向各国王室的求助、游说,他终于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的赞助。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90人组成的探险队,乘坐3艘甲板帆船从帕洛斯港出发,还随身携带了一封给中国皇帝的信。经历70天的航行,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暴风雨,预想中的大陆还是没有踪影,船员从失望转为怀疑和恐惧。但是10月12日,星期五,凌晨2点,瞭望台上一声“陆地”,惊醒了睡梦中的船员们。这位水手看到的右前方西边的地平线上有个类似悬崖的东西,那确实是陆地,而非海市蜃楼。船队随后来到一个小岛的背风面,在一个河湾抛锚上岸。哥伦布把该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该岛在现今巴哈马境内。
哥伦布以为他到达的是印度,故而称当地原住民为“印度人”。这一误解导致了西印度之说,为了避免与真正的印度人相混淆,中文习惯将美洲原住民译为“印第安人”。哥伦布占领该岛后,继续寻找期望中的黄金与中国皇宫,还到达了古巴和海地。他没有找到黄金,中国皇宫当然更是踪影全无。1493年3月,他带着几个原住民回到西班牙,受到热烈欢迎。此后,他还三次到过美洲,但至死都以为他到的是印度。
在北美洲,没人知道最早存在居民的确切时间,估计一万到七万年前,就有人居住在那里。当哥伦布率领他的远征船队第一次靠在加勒比海北部的海岸时,欧洲人第一次发现了新大陆。然而,实际上,那里并非蛮荒之地,已经有数以千计的原住民居住,后被称为印第安人的古老种族居住在那片土地上,狩猎、耕种、贸易,世代繁衍生息着。他们才是美洲最早的主人,或者是美洲最早的拓荒者。
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大约在数万年前或者一万多年前,一些亚洲人的远古先民,在最后一次冰河期间,从亚洲东北部跨越白令海峡裸露的陆桥进入美洲,成为那片土地上最早的一批人类,并在当地安家落户,开始了新的生活。尽管在15世纪,欧洲人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依然处在新石器时代,过着以石为工具、烧土为器、聚族而居的群居部落生活。
到底是谁最早发现了美洲,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无论考古发现提供了何种新的证据,都改变不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划时代意义,因为只有哥伦布的发现从此将美洲纳入世界版图,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一历史事实是不可更改的。随着澳洲等未知区域的发现,人类终于将地球整合成一体,奠定了我们今天的世界概念。新大陆的发现是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哥伦布的四次跨越大西洋的航程,直接将人类文明的认知范围从传统的欧亚大陆,扩展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虽然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的那个地方只是一群小岛,但后来到达新大陆的移民们仍然感念于他的功劳,美国、巴西、智利、哥斯达黎加等十几个国家都把10月12日定为了美洲发现日即“哥伦布日”,予以纪念,而西班牙更是定其为国庆节,以示庆贺。并且,美洲大陆“哥伦比亚”的地名遍地都是,也是对这位航海家的嘉奖。
然而,“哥伦比亚”在美洲遍地开花,可美洲却并没有叫“哥洲”,而是被称为了“美洲”。这原因就在,还有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加·韦斯普奇的功绩。他也生于佛罗伦萨,之前也一直为当地的大财主跑海运,同时也怀揣着一个探险家的航海梦想。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开之后,整个欧洲都轰动了,无数的航海家云集伊比利亚半岛,准备沿着哥伦布的航迹继续探索,亚美利加也是不甘人后的那一位。1499年,他加入西班牙探险队,靠岸后独立指挥船队向南航行到达了南美的巴西北部海岸,然后沿海岸线航行,发现了亚马孙河河口,最后经多米尼加返回西班牙。1501年,他又参加了葡萄牙人探险巴西的活动,沿着海岸线向南航行后又折返向东航行到西非海岸,再回到里斯本。此后他还参加了几次在新大陆的航行活动,但由于时间关系,具体的航迹已无法考据。
比起哥伦布破天荒的探险,亚美利加的航行活动并没有掀起多少水花,只是沿着前人的航迹顺理成章地进行航行而已,在同时代的航海家中就远不如哥伦布、达·伽马,也比不上后来者麦哲伦。然而,他在1503年写的一封信却价值连城,因为在这封寄回欧洲的信中他明确指出“应当把这些地区称作新世界”,并断定“这是世界的第四大洲”。
1507年,他的新书《海上旅行故事集》出版,很快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书中详细描述了新大陆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并正式提出了“新大陆”的概念,打破了西方人惯有的地理体系。根据他的观点,法国几个学者修订了此前欧洲地理学权威名著《宇宙学》,并以亚美利加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到1541年,荷兰出版的地图上,北美也被囊括进去。此后西欧出版的世界地图,一般都用这一称法,亚美利加洲成了地图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