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面积约1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44万,首都为索菲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土耳其、塞尔维亚等国接壤,东部濒临黑海,海岸线长约378公里。保加利亚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盛产蔬菜、水果。
东欧剧变之后,保加利亚工业有了很大进步,现在保加利亚工业主要有机械制造、电子、冶金,出口商品主要有农产品,轻工产品、化工产品。保加利亚在黑海沿岸的主要港口有布尔加斯、索非亚、瓦尔纳等等。
保加利亚虽然拥有多个优良港口,但黑海是一个深入亚欧大陆的内海,保加利亚进出口货物,需要经过土耳其海峡,受到了很大制约。其实历史上,保加利亚曾经拥有爱琴海的海岸线,如果能够保住爱琴海的海岸线,保加利亚就可以直接通过爱琴海进入地中海,无需受到土耳其的制约。那么保加利亚为何失去了爱琴海的海岸线呢?
第一,保加利亚的崛起。保加利亚这片土地历史上受到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统治,六世纪时期,斯拉夫人大量迁入,和当地的匈人不断融合,形成了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这个名字是罗马帝国最早命名,早在斯拉夫人大举迁徙之前,匈人就有保加尔人的称谓,随着斯拉夫人的迁入,和匈人融合形成新的族群,罗马帝国将其称为保加利亚,意思是保加尔人之国。
在民族融合之中,斯拉夫人数量众多,逐渐同化了匈人,保加利亚人完全斯拉夫化,具体属于一个南斯拉夫民族。公元681年,保加利亚人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一王国。1018年,保加利亚第一王国灭亡,受到东罗马的统治。1185年,东罗马和突厥人爆发了长期战争,保加利亚趁机独立,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二王国。第二王国时期,保加利亚向南扩张到了爱琴海,得到了爱琴海的海岸线。
第二,失而复得。1397年,奥斯曼帝国扩张到了巴尔干地区,灭亡了保加利亚第二王国,此后保加利亚受到了奥斯曼帝国长达四百多年的统治。19世纪时期,奥斯曼帝国不断衰落,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希腊的独立鼓舞了保加利亚人,1878年,俄土战争结束后,奥斯曼帝国战败,保加利亚取得了独立地位。根据《柏林条约》规定,保加利亚地区被一分为三,分别是保加利亚,马其顿和西色雷斯。
西色雷斯就是原来保加利亚的爱琴海岸地区,1878年之后,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因此保加利亚独立后并没有爱琴海的海岸线。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保加利亚和希腊、塞尔维亚、黑山组成了巴尔干同盟,战争以奥斯曼帝国的失败告终,战后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大部分欧洲领土,保加利亚得到了西色雷斯,爱琴海的海岸线失而复得。
第三,得而复失。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同盟因分赃不均产生了矛盾。其中保加利亚和希腊的矛盾非常大,希腊一直希望得到西色雷斯,以便进一步夺取奥斯曼土耳其控制的东色雷斯和伊斯坦布尔。保加利亚得到西色雷斯等于挡住了希腊收复君士坦丁堡的脚步。
基于和希腊的矛盾,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重新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一战爆发后,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都加入了德奥同盟国阵营,希腊则加入了英法协约国阵营。1918年一战结束,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沦为战败国,1919年,协约国迫使保加利亚签署《讷依条约》,将西色雷斯地区割让给了希腊,保加利亚又失去了爱琴海的海岸线。此后保加利亚只剩下黑海的海岸线,对于保加利亚来说,失去爱琴海海岸线等于失去了和地中海的直接联系,只能受制于土耳其,对其经济和地缘利益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