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年的黄埔军校,无论是在我党还是国民党都出了不少优秀将领。原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关麟征晚年与徐向前元帅交流频繁。1980年关麟征逝世后,徐帅曾特意致唁。
同为黄埔一期生,他与徐帅之间有着特殊的情谊。虽然关麟征在他们之中名声不算大,但影响力却不小。
后来关麟征特意写信询问徐帅一事,当年把他打得丢盔卸甲的人,怎么样了?如此关麟征为何能有这么大影响力?他要找的人又是谁呢?
关麟征
首先我们从关麟征说起,他是国民党将领,黄埔一期生出身的他可谓是老蒋的嫡系将领,军事能力不凡,并在抗日战争时期立下不朽战功,只是后期的他不再出现在战场上,名声自然不显。
他的身份很简单,1905年只是陕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出身,没有多好的家境,只是以土地为生。而且家中人口众多,吃不饱喝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没有多好的环境中成长,但不妨碍关麟征从小聪明且坚韧。有机会进入私塾,他便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并在其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期间,他的学习成绩大多时候名列前茅,甚至得到极大重视。同时他还是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人,经常帮人出头,也便在同辈青年中名声大震。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关麟征的生活会按部就班,但动荡年代,随着部队驻扎在当地,他很难不受影响,甚至对参军入伍有了向往。
这不不久,家庭条件愈发的困难,就给他带来一个契机。一面读书不能继续进行下去,那他便坚定参军入伍,只是这条路没有那么的顺利,关麟征也是经历种种,1924年才辗转去到了广州。
当时正值黄埔军校招生,关麟征成功考入,并成为一期生,被编入第三队。由此他的军事生涯正式开始。
要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谁,还得是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口中,关麟征要做的是一个不怕苦和不怕死的军人,而后关麟征算是记在了心上,并在他后来的军事生涯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麟征加入国民党部队后,1928年先是担任了总司令部警卫第二团团长,后来战场上出色发挥,特别是在长城抗战中,他率领二十五师立下战功,因此获得奖励。
到1937年,关麟征已经升任为52军军长,主要与日军展开斗争。
就如日军部队进犯漳河时,关麟征所率部队与敌军展开了一场场激战。双方谁都不后退,战况异常惨烈,尽管几次后退,他们便再次前进,总之伤亡惨重。
不过关麟征依旧奋勇杀敌,在他的影响下,他手下将士也是如此,最后敌军只能说是败退的结局。
作为黄埔一期生,关麟征不能说有多出众,但不妨碍他在学习期间,十分认真、踏实,如此他的军事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然得到老蒋的一定赏识。
也是在黄埔军校期间,他不仅与国民党一些将领相识,与我党将领,如徐帅等一样有着深刻的联系。
“丢盔卸甲”
而关麟征可以说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晚年不仅远离复杂的局势,还关心着国家大事,如此他才得以与徐帅等交流往来。
至于说他“丢盔卸甲”的事,还得从霍邱保卫战说起。
1932年,国民党部队在霍邱外围发起了进攻,当时战况焦灼,而国民党毕竟有装备占得上风,所以敌军第四师凭借这一实力,终是让红25军主力几次后撤。
在这场战斗中,关麟征担任第四师独立旅旅长,在他的带领下,我军南撤的道路被截断,这时霍邱显然是守不住。
最后我军只能是被包围,紧接着就是霍邱失守。要知道霍邱一旦失守,意义重大,也就意味着鄂豫皖苏区的大门打开,这样一来,只能是给敌军可乘之机。
最后红25军军长换了人,由蔡申熙担任。殊不知他发挥巨大作用,红二十五军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不错战果。
而早在霍邱一战中,关麟征所率部队在进攻的时候就有了溃散的现象,虽然最后取得一定胜利,但还是让关麟征吓了一跳,不过更难的还得在是后面。
蔡申熙也是黄埔一期生毕业,所以要论起来,他与关麟征还是同学呢。这样他们彼此之间的情况还算是有一定了解,不论是关麟征,还是杜聿明,他都熟悉,所以展开接下来的战斗就会顺利一些。
不过摆在蔡申熙面前的局势也没有多好,一方面是红25军遭受重创,面临着无兵可用的困境,另一方面武器装备不论何时都是我军的一大硬伤,如此蔡申熙全方位考虑,最后选择在砖佛寺展开战斗。
这里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优势,三面环山的情况下,自然适合展开伏击。于是蔡申熙便将红25军两个师的主力埋伏在这里,最后等着他一声令下,自然取得不小战果。
当时关麟征率领的独立旅主要打头阵,在之前的战斗中没有取得多好的成绩,这次他自然得好好表现表现。谁知当他所率部队到达砖佛寺后,便是蔡申熙下令之时,这时我军集中火力,终是让其伤亡惨重。
而且我军这次可谓是出其不意,让关麟征此前想都没想到。毕竟此前我军已经损失严重,要真算起来,要与关麟征正面对抗,我军显然不是对手,但真袭来了,却是让他们十足的意外。
虽然后来蔡申熙深知不是敌军的对手,进行了后撤,但我军的伏击还在继续,甚至起着重要作用,最后他们歼敌众多,并打破了敌军的意图。
如此情况下,蔡申熙能率领红25军打出这样的成绩,自然让关麟征印象深刻,以至于多年后,关麟征还记得他。
只是不久,在黄安河口镇的战斗中,蔡申熙中弹壮烈牺牲。等关麟征多年后再次提及,他的牺牲可谓是一大遗憾。
晚年生活
在战场上作战的关麟征可以说相当勇猛,在抗日战争时期,徐州会战结束后,他率部进行撤退,但就在要通过一座桥时突然遇到了日军的阻击。
当时情况危险重重,几次冲锋下来,他们都以失败告终,这时关麟征亲自上阵,带着16战骑冲着桥头就飞驰而去,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能说他们已经冲到了跟前。
最后仓皇之下,日军只能就此逃命。因此关麟征的威名也就得以传扬。
关麟征的晚年生活是在香港度过的,这时他基本深居简出,也不见客什么的。生活中也是非常自律,主要开始钻研古书、书法等。
晚年他关心的是国家大事,是国家统一,如此他的影响力也便不小。
结语
关麟征是复杂的一生,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出色表现不可否认。而革命年代更是英雄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