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重男轻女的家庭仍然不在少数。

父母会偏袒儿子,将儿子看成是家里的宝贝,对女儿却好似隔着一层隔膜。



正月期间,一个女孩被爸爸按在沙发上暴打,就给小女孩儿带来数不尽的伤心。

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今女孩已经开学,又会有怎么样的行动呢?



1

正月里女孩和哥哥都放假了,一家人过年团聚,在正月里围着电暖炉烤火。

明明是很平凡的一天,20岁的女孩享受着寒假的放松时光,却和家里的爸爸跟哥哥发生了矛盾。

这场风波的起因,是哥哥随意地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开始在家人面前高声朗读里面的内容。



这本该是自己的隐私部分,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重要不过的了,却在这一刻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日记里记录的那些迷茫的思绪、对未来的期待,这时候却成为了哥哥取笑她的谈资。



羞愧、愤怒与无助一下子充斥着她的大脑,只得伸手把自己的笔记本给夺过来,指责哥哥。

她反应激烈,却被家人的冷漠回应。

母亲轻描淡写地说:“都是为了你好”,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制止哥哥的行为。



这时候,家里的父亲,看着情绪激动的妹妹,却站在了哥哥的一边,将怒火转向了她。

父亲为了维护哥哥,说就算哥哥不对,你也不能吼哥哥。

这一下子,女孩跟父亲也吵了起来,两个人就争执了起来,父亲挥起手来就要教训女儿,说女儿不会做人。



那些尖锐的谩骂像刀锋一样划过她的心,让女孩对这个家庭失望极了。

而哥哥还在一旁玩着手机,不时挑衅,对这场家庭纷争的烈火置之不理,可见也是个没责任心的。

2

这时候女孩也没有让步,爸爸说她不会做人,她就顶嘴说“你教过我吗?”



这无疑激怒了父亲,这个男人马上站起来把孩子拎起来就扔到了沙发上进行殴打。

他的拳头,毫不留情地砸向女孩的身体,脚踢紧接而至,剧烈的疼痛从每一寸皮肤传递到内心。

母亲站在一旁,想要阻止却无从下手,她也不敢对于怒气正盛的父亲做出反抗的行为。

最若无其事无动于衷的,就是始终坐在板凳上的哥哥,继续低头玩着手机,仿佛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与他无关,毫不关心妹妹的痛苦。



或许他早已习惯了家中的暴力,不再为妹妹的遭遇感到心疼。

父亲恶狠狠的咒骂声在耳边回荡,女孩的心灵也在这些恶毒言语的打击下逐渐崩塌。

经过父亲殴打后的女孩嘴都肿了,肩膀被踢得淤青,头上则是几处触目惊心的伤口。



但相信,这个时候她的心情是更加难以平复的。

回想起她长大的过程,其实感觉父亲压根都不爱她。



从小到大,她帮着母亲做家务,而父亲却认为这理所应当,对于家里的哥哥付出的最多,给哥哥的资源也是最多的。

她靠自己的努力挣到了工资,父亲也会觉得没花到女儿的钱,她还给父亲买了一身保暖衣,结果还没有赢得父亲的疼爱。

大学的生活费,她也是依靠自己假期打工的时间赚来的,身边的朋友大多依赖父母的资助,而她却不得不独自承担起一切。

可是就算是假期,父亲也会觉得,女儿花他的钱了,还对女儿大打出手。



如今已经开学,女儿也回到了学校,她还拉黑了父亲,对她来说,心里并不轻松。

不管多么艰难,未来的路她会自己走下去,以前自己的学费都是助学贷款,她无需担心,也不需要向不爱自己的父亲低头。



信息来源:本人账号——咕噜噜里

3

有人说,父母打孩子,是为了教育孩子,可是,教育中的体罚和家暴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



体罚可以说是一种教育方式,只是应对某些特殊情况下沟通无效时的辅助手段,并不是常态。

它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发泄情绪或伤害孩子,而是在规则明确的前提下,通过适度的惩罚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进而促使他们自我反思。



它应该是在事先设定的规则框架内进行,严格执行,并且没有偏袒和情感因素。

无论是罚写作业,站立反省,还是轻微的打手心,这些都是教育过程中相对温和的惩戒措施,是为了引导孩子思考和改正自己的行为。

然而,家暴则完全不同,它没有任何合理性,也不具备教育意义。



家暴行为其实会对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而且还没有任何的价值和目标。

而实施家暴的父母也是以控制和伤害为目的,用自己的武力来摧毁孩子的尊严和反抗能力,就为了让孩子在恐惧中服从。

这样的暴力行为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最终只会给孩子带来深重的身心创伤。



在长期遭受家暴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论性格如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大影响。

性格内向的孩子通常会形成深深的自卑感和抑郁情绪,他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对周围的一切都缺乏安全感。



与此同时,那些性格偏激的孩子,则更可能在心底埋下仇恨的种子,这种情感的积压最终可能变成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报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家暴后果,带来的是无法修复的伤害。

对于女孩而言,家暴带来的影响更加深远。



许多在家庭暴力中成长的女孩,内心深处常常感到极度缺乏爱与关怀。

她们长大后,也会在情感上表现出两种极端:一种是不敢去爱,另一种则是对不健康的关系过于依赖。

尤其是后者,她们往往无法分辨出不值得信任的伴侣,容易陷入错误的感情中。



一旦投入,她们会全身心地依赖伴侣,甚至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自己心中的空缺。

这样的情感需求,往往会导致婚姻和家庭的悲剧循环,最终受害的还是下一代。

在这里,也劝告各位家长,对孩子使用武力,不单单是身体上的暴力,还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心理。



特别还是女孩子,通过不断循环的痛苦经历,她们的生活也会受到深远影响,影响她们以后的为人处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