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才发现,里面「最强战斗力」根本不是哪吒敖丙,而是那对「三秒真男人」的结界兽啊!表面被耍得团团转,实际防御天花板,他们的实力就像网友们调侃的那样:

-坏消息:只能抗3秒。
-好消息:谁来都能抗3秒。

看守海夜叉?互殴到双双躺平;防哪吒出逃?日常被反向调教,这俩活宝把「又菜又爱玩」刻进了DNA,给观众们带来了无数欢乐。根本不需要动,他俩往那一站,就能让人笑起来。

而他们的原型,就是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商青铜兽面具等文物

设计师提取和保留了这些文物的特色元素,比如金色面罩、青铜材质(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结界兽挖鼻孔时的金属摩擦声)、经典纹样装饰等,以拟人的方式设计了这两个让人印象深刻且有趣的角色——结界兽那两排大牙齿,简直就像文物形象会长出来的一模一样;青铜器复杂的饕餮纹、云雷纹,拟人后变成结界兽的粗眉毛+蒜头鼻,看一眼就忘不掉!

结界兽的“脱线”性格与青铜器的庄严原型形成戏剧反差,既保留文物神秘基因,又以幽默叙事解构文化距离感,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参与”。而且,拟人化角色还能成为跨学科研究的载体,如考古学关注器物功能叙事、教育学开发角色导览课程,形成学术与产业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为传统文化活化提供可持续路径。

不过文物的拟人设计考虑的不单是造型和色彩这些直观的东西,还要注意如如何表现文物角色的气质,如何提炼文物的特点并将其转化为角色的设计点和精彩点,如何将情绪转化为视觉表达等。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文物拟人设计案例,戳蓝色文字可跳转:
《国家宝藏》里的文物都活过来了?网友疯狂催更的国宝拟人来啦!

其中案例取自图书《器灵:国家宝藏人形设计艺术图鉴》,数艺君挑选了几张已经完成了拟人设计的作品,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眼熟,能不能看出来他们的原型是什么?(上方文章里面有其对应的原型)

《哪吒》系列的两部电影,回归了中国传统美学设计,是从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求设计灵感,除了文物,还有各种地方特色文化、传统色彩、经典纹样等,多方面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用中国审美讲中国故事的影视作品出来,让全世界看到独属于中国的东方之美。

《器灵:国家宝藏人形设计艺术图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