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个顶着两个黑眼圈的小男孩持续刷屏,筹备了5年的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高开疯走”。


澳大利亚某商场悬挂的海报 (图源:新华网)

先登顶中国乃至亚洲电影票房榜,又在全球榜单头部清一色的好莱坞作品中高歌猛进。上周,哪吒“闹”到了海外院线,不断创造新奇迹。


截至2月21日14:00,《哪吒2》暂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八位(截图自猫眼专业版)

看过的观众纷纷表示,这电影值得一看:138家中国动画团队合力,做出1900多个特效镜头、10000多个特效元素,让画面细腻又磅礴。

为技术加持的是匠心:一分钟的动作分镜画了半年;一把刀前后修改了约200版、打磨近一年半……


制作组成员对动画进行打磨 (截图自纪录片《不破不立》)


质量够硬的动画,还有中国的独特文化打底。比如,故事设定上,哪吒与敖丙生来似乎应该完全对立,命运却紧密相连,体现着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道家哲学;角色设计上,呆萌搞笑的“结界兽”脱胎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青铜面具


左: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图源:三星堆博物馆)

中:结界兽(图源:网络)

右:金沙遗址商周大金面具(图源:金沙遗址博物馆)

配乐上,别出心裁地融入了民族音乐,以侗族大歌辅助展现空灵美丽的场景,用蒙古族呼麦营造压迫感,让人身临其境。


舞乐蝉歌乐团录制侗族大歌 (上)

音乐人哈拉木吉录制呼麦(下)

(截图自纪录片《不破不立》)

这些,还不是最吸引人的。

在前作中,面对成见、误解,生而为“魔童”的哪吒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一次,面对压迫与不公,为了想要守护的,哪吒以命相搏:“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哪吒剧照

而这种守护和反抗,在敖丙以及片中众多角色身上都得到了体现。当不同族群、不同身份的角色团结一心、反抗压迫时,生命最本真的力量从影片中溢出到了荧幕外,人性中天然存在的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超越文化、国籍、身份的差异,在所有观看“人”的心中激起了共鸣。


左:敖丙 右:申公豹(图自《哪吒2》预告片)

还有很多观众,为最真挚无私的母爱纷纷落泪;为申公豹兢兢业业而不得志狠狠共情;而很多人,也对哪吒敖丙想要“试试”改变世界的“少年感”有了共同的动容和多样的理解。

在我看来,精良制作、深厚文化是锦上添花,真正让哪吒“闹”进全球观众心里的,还是它所触动的作为“人”的共同精神追求。


外国网友的评价(截图自YouTube)

不妨去看看哪吒的故事吧,你会爱上这个黑眼圈小孩的。

微信排版: 谭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