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电影有两部续集电影上线,都是续集电影,成就却是天差地别,2023年《封神》的第一部上映,口碑口碑良好,票房不错,更是带火了“质子团”,很多人都期待《封神》的第二部。
然而,乌尔善导演却让观众失望了,《封神》第二部剧情乏善可陈,特效更是令人发笑,其编剧还被曝出有精日言论。
《封神2 》为什么遭到群嘲?编剧说了什么精日言论?
亲爱的观众老爷们,创作不易,喜欢本文的可以点赞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即可观看
招笑的特效
《封神2》最令人招笑的便是电影特效和人物形象设计
这个是电影《刺杀小说家》的特效,其特效令人瞩目,而电影投资达3000万之巨。
此为《封神2》的特效,其特效颇令人发笑,而这部电影的投资竟高达30亿之巨。
能在2025年看到这么令人发自内心的笑容,封神还是很成功的,电影角色殷郊的特效据说是为了做出通透的效果,所以故意没有刻画出细节,不管怎么说,观众并不买账就是了。
《封神2》的人物形象也不被观众买账,道教的通天教主的设计被引起争论。
封神2通天教主
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把道教的通天教主做成这个样子。
角色成长
《封神2》的剧情很糟糕,人物设计也是一团糟。
相较于第一部,《封神2》的叙事结构显得较为零散,影片大量运用慢动作和特写镜头,虽然增强了视觉美感,却显著减缓了故事的节奏,关键情节的展开不时被突兀的视觉奇观所打断,使得观众难以保持情绪的连贯性。
例如,在一场本应是剧情高潮的重要战斗场景中,过多的特效和慢动作处理削弱了紧张氛围,观众的投入感也随之降低。
人物塑造是电影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第一部《封神》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主要角色的深入刻画,主角的成长脉络也好配角的鲜明个性也罢,都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然而《封神2》于人物塑造方面却颇显力不从心,角色竟沦为视觉奇观的陪衬。
相较于第一部,《封神2》在人物塑造上显得力不从心,主角的成长轨迹缺乏清晰的脉络,性格转变也显得突兀。配角的塑造更是流于表面,许多角色沦为推动剧情的工具人,缺乏独立的性格特征和动机。
邓婵玉的角色设定表面看似完美,实则经不起深入推敲,缺乏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应有的深度,在剧情的高潮之处她的牺牲并未让观众有太多触动,甚至有人觉得她离场太迟。
即便是她的支持者,也只是口头上称赞她“姐姐好帅”,而为了突出她的角色,却削弱了其他角色的智慧,导致剧情出现了严重的逻辑问题。
编剧的暴雷
在电影的剧情和特效问题爆出来后,随后是观众把编辑的问题也扒了出来。
要晓得,不管是文学、艺术亦或是影视剧作品,即便以神话故事为素材,编剧也始终是其灵魂所在,若编剧的立场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么这些创作又怎能确保传递出积极的信息呢?
首先,请确认身份后再展示言论截图。
在官方消息中,冉甲男参与了《封神》第一部与第二部的编剧工作。
冉甲男是一位女性,她的丈夫名为吉乐,两人均来自内蒙古,吉乐早年参加了一档求职类综艺节目,在他的自我介绍中提到,他的妻子在编剧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而他自己则是一位从事艺术工作的专业人士。
他的社媒账号在16年发布孩子出生的内容,文案中明确提到了老婆冉甲男的名字。
请牢记此头像与ID,接下来其将凭借这个账号发布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
11年前,他谈及了自己家族与日本的深厚渊源。
他坦率地说:“谁对她们友善,谁曾经伤害过她们,她们心里非常明白!”
在2013年,他分享了自己长期居住在日本的二舅回国探亲的经历,两人交流了关于两国文化差异的见解。
他竟然对民工使用了不礼貌的言辞。
他表现出的轻蔑和嫌弃之情显而易见,仿佛他体内流淌的并非中国人的血液,同样地,他贬低自己的同胞,盲目吹捧外国的言论随处可见。
有网友可能会提出质疑,认为他的观点并不能代表导演乌尔善及其配偶的立场,那么,让我们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探究,他们之间是那种可以一起畅饮、畅谈天南地北的亲密关系,11年和几位电影圈人士,也就是《封神》的几个主创聊天。
同年,他的大号,ID就叫“光头吉乐”和乌尔善的老婆还有自己老婆的对话如下:彼此都知道是什么人,更离谱的是,早在2012年,吉乐就自诩对《封神演义》作出犀利点评,他直言,《封神演义》全书实则传达一个道理:以正义之名杀人乃高尚之举。
更令人乌尔善已撰写好剧本,并且官宣下一部即将上映的《郑和下西洋》,吉乐竟宣称:郑和下西洋亦为虚构之事,不然怎会未能持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暂且不去谈论那些关于乌尔善无实锤的传言,但他若真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和典型的精日分子,难道不会影响到他的编剧老婆吗?
其实,早在《封神》第一部上映伊始,便有观众对导演的创作意图产生质疑,为何选择的演员多具混血特征,这是否意味着试图割裂商周与汉文化的连续性?
例如,女演员娜然,拥有俄罗斯血统,却曾在国际社交平台上转发关于花木兰属于蒙古族,从而贬低汉族的言论,这是否暗示着某种“种族”分裂的倾向?
结语
第一部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观众对国产科幻的支持,以及“中国神话”这一吸引人的题材,即便存在剧情上的不足和特效上的不完美,观众们还是愿意慷慨解囊,或者通过口碑来支持。
然而第二部宣称投资高达30亿,但其呈现的特效却差强人意,剧情更是冗长拖沓,令众多观众深感失望。
觉得剧情拖沓,盖因这部分戏拍摄成本最低,委婉而言是真人CG,直白说来便是“奥特曼打怪兽”式制作,角色动作迟缓,成本控制极佳,乌尔善真可谓省钱高手。
乌尔善: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电影《封神》必须掰过来|独家——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