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薯丸子
洲洲影视娱评
25年的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六强争霸”。
动漫、喜剧、悬疑、神话、军事、武侠百花齐放。
总票房与观影人次刷新了历史纪录。
不过这场狂欢,有人欢喜有人愁。
《哪吒》突破百亿,《唐探》票房依旧,而《射雕》却无人问津。
徐克执导、肖战主演如今看来却像一个笑话,
可面对观众的质疑,主创人员却显得格外沉默,不卖惨、不炒作、也不辩解。
甚至没有对票房下滑和口碑争议作出任何回应。
01、春节档“修罗场”
今年的春节档毋庸置疑是这几年来的“最强春节档”。
六部影片百花齐放,各种类型层出不穷。
《哪吒2》以8.5分荣登榜首,《熊出没》《唐探》紧随其后,而《射雕》却以5.3分垫底。
可即使票房低、口碑差,主创团队依旧保持沉默。
没有像《蛟龙行动》一样选择撤档,修改后再度上线。
也没有像《封神2》一样过度炒作,而是安静的等待。
之前导演徐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强调过:
“武侠的内核是‘侠’与‘浪漫’的结合,我们只想让观众感受经典的力量。”
不得不说这句话很浪漫,可现实却很残酷。
在春节档这种合家欢的日子里,谁会选择看一部武侠电影。
他没有喜剧的开怀大笑,没有悬疑的刺激人心,更没有特效动漫的震撼。
估计很多观众都不会选择。
如果试图通过武侠、江湖来唤醒观众的热情,现在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
这份情怀并没有击中观众的心。
其实在预售的时候,很多媒体预测《射雕》将会是今年春节档的一匹黑马。
毕竟预售票房以3.1亿位于第一,不过流量终究抵不过市场。
02、流量抵不过市场
现在看来当初的预售票房只是假象。
作为顶流,肖战的加入让《射雕》未播先火。
各大社交平台想看度都是第一位,预售票房也一直位于第一。
不得不感慨一句粉丝的力量太大了。
他的粉丝开始在各大平台安利、包场、应援,一下子把预售票房都搞到了第一。
只不过没想到适得其反。
一部电影如果只有一个演员能拿出手,那算是“废”了。
《射雕》上映后,粉丝开始组织二刷,还去各大社交媒体科普武侠知识。
这种行为没错,可是路人看见了初印象就会不好。
不过粉丝的努力并没有什么用,虽然《射雕》是第一个预售票房破亿的。
可上映之后的几天一直在走下坡路,就连预测票房都跌到了6亿多。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武侠本身就在春节档不吃香,即使是徐克也不行。
还有就是粉丝的“招黑”行为,败坏了路人缘。
有一部分粉丝开始攻击路人,就因为吐槽了这部电影。
当时还上了热搜,路人对这部电影的第一观感就不太好。
还有的粉丝在线上买完票之后,不去取票、不去看,整个场馆没有一个人。
这也导致一些影院减少了对《射雕》的排片。
2月19号,《射雕》剧组宣布密钥延期,估计是为了能多挣点票房。
毕竟上映了24天,票房却只有6.5亿。
这种情况很常见,不过之前都是热门影片延期,《射雕》说实话完全没必要。
不过,很显然看目前的局势,即使延期票房也不会多高。
毕竟还有《哪吒2》和《唐探》顶在前面,这两部势必也会延期。
再加上有越来越多的新影片涌了上来,这个就更没有人看了。
密钥延期的消息出来之后,有不少肖战的粉丝开始组织二刷,想着再提高一点票房。
还有粉丝自费请路人看电影的。
可以说《射雕》如今有6.5亿的票房,一半都是粉丝贡献的。
不可否认粉丝确实是演员的一部分,但局限性也同样存在。
一个演员如果没什么代表作,他的市场会越来越小。
从长远来看口碑、剧情才是保证。
抛开粉丝“招黑”的一些行为外,这部电影本身的槽点还是不少的。
03、徐克的“武侠执念”
曾经的徐克被人称为“武侠片教父”。
《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龙门飞甲》都是响当当的影片。
可能是英雄迟暮,如今75岁的徐克也老了。
《射雕》的“台词尴尬”“腻歪的儿女情长”“偏离原著”这些都不是观众想要看的。
都无法想象这些内容是徐克拍出来的。
有不少观众感慨 :
“他像一位固执的老匠人,仍在打磨已被时代淘汰的兵器。”
不过面对票房下降、口碑变差,《射雕》剧组并没有为自己发声。
既不像别的剧组“卖惨哭穷”,也不甩锅排片。
在为电影跑路演的时候,主演们也都是避开了市场压力这种提问,专注于电影本身。
徐克也说,武侠片是用心感受的。
这种沉默或许也是一种无奈,但也暗含尊严。
毕竟武侠片的“坏市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近几年武侠片的票房都不算太高。
说实话6.5亿还算可以的,就是放在春节档不够看。
再者说《射雕》这个IP看过的人太多,翻拍的也很多。
要想出色实在很难,就算是徐克也很难做到。
年轻人、小孩子偏爱看《哪吒2》的热血成长、《唐探》的悬疑喜剧,
而武侠片确实已经不适合当今的市场。
你要说爱国的话,有《战狼》《红海行动》,没有必要非看《射雕》
但这部影片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毕竟金庸的名字还在那里放着。
今后要在翻拍的话,还是要有心意,不能死板得不知道变通。
要是之前能好好打磨一下剧本、创新一下表达方式,也不会只有6.5亿这么低的票房。
肖战粉丝的“孤军奋战”,徐克的武侠情怀,终究是抵不过观众的选择。
这部影片承载着一代人的武侠梦,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或许,真正的“侠者”,从不需要辩解、哭惨。
结语
《射雕》的低票房,也说明了一件事,
武侠片如今需要的是创新,而不是延期。
部分参考资料:
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2024
新浪网|策划:纵横江湖三十年之徐克武侠风貌(2).2019
上观新闻 |金庸+徐克+肖战,为何没能撑起《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票房.2025
正观新闻 |“射雕”预售破2亿:主创分享幕后趣事,共赴武侠新春之约.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