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咨询春晖小学、通师二附任港湾校区的建设问题, 崇川区教育体育局给予了正式答复:

  • 春晖小学——根据周边生源情况,考虑近年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加之通师一附滨江校区将于2025年秋季投入使用,可满足该片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故春晖小学暂缓建设。

  • 通师二附任港湾校区——新建工程已列入崇川区2025年城建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征地拆迁、项目设计等前期工作,计划年底开工。

春晖小学

根据原有规划,春晖小学位于城山路西、红星路南侧教育预留地内。

项目拟用地面积45868.76m²,地上总建筑面积约 42118.12m²,学校规模为8轨48班。拟新建教学楼、图文信息楼、办公楼、食堂体育馆等工程。


今年2月13日,崇川区举行“三优”推介会活动,拿出压箱底的10宗优质地块,其中就包括了原规划的春晖小学用地,占地约65亩,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条件暂未公布。

该地块位于地处城山路与红星路的交汇处,周边居住氛围浓厚。

周边遍布有城山隐、金茂府、绿城玉兰公寓、兆丰家园等高端小区;一附一中、田家炳高中、中南大有境、彩虹漾、地铁1号线等配套资源聚集。


通师二附任港湾校区

早在2024年1月,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就已经发布了《通师二附任港湾校区项目批前公示》。

通师二附任港湾校区位于人民西路南、港秀路西侧,工程拟用地面积约46034㎡,总建筑面积约37853㎡,地下配置约200个停车位。


根据此前公示,通师二附任港湾校区规模7轨42班,总投资约2.6亿元,建成后将承担,原西郊小学施教区范围的义务教育职能。


效果图

目前,任港湾板块内有运河院子、南光澳门中心、五龙云璟、澐玺禄等新房项目,其中五龙云璟为现房项目。

生活资源方面,江海大道高架、长江路高架、地铁1号线茶庵站、分水岛公园、通吕运河景观带、万达广场、山姆会员店、宜家等配套环伺,伸手,便是城市满溢而来的烟火气。


图源濠滨

DeepSeek怎么看

最近火爆全网的话题,除了进军“全球票房榜”前十的《哪吒》,一定就是在全球范围引起热议的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

刚刚,我也问了DeepSeek关于出生人口持续下滑,教育行业现状及应对策略,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分析其成因、现状及未来影响——

答:出生人口持续下滑引发的教育行业连锁反应,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从幼儿园关停潮到小学招生困难,再到教师就业形势恶化,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是人口结构剧变与政策调整的复杂交织。

一、人口结构剧变:教育行业危机的根本动因
1、出生率断崖式下跌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后,中国出生人口短暂回升至1786万,但随后逐年下滑,2023年已降至902万,2024年仅954万,较2016年几乎“腰斩”。出生人口减少直接导致学龄前儿童数量锐减,2022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减少177.66万人,幼儿园招生数量连续两年下降超400万。这一趋势与2018年后出生儿童陆续进入幼儿园的周期高度重合,加剧了幼儿园的生存压力。

2、城镇化与人口流动的双重挤压

农村地区因人口外流加速“空心化”,而城市公办幼儿园的扩张进一步分流生源。例如,湖南农村地区因城镇化率不足60.3%,大量幼儿园被裁撤;西安市2023年新建75所公办幼儿园,导致民办园生源被挤压。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失衡,加剧了民办教育机构的倒闭潮。

二、教育行业现状: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连锁崩塌

1、幼儿园关停潮的蔓延

  • 民办园成重灾区:2022年全国幼儿园减少5610所,其中非普惠性民办园减少超6600所;2024年幼儿园总量较2016年减少1.48万所,平均每天消失40所。贵州某教育集团创始人因政策限制(普惠园收费仅为原国际班的25%)和生源不足,12所幼儿园关停8所,负债2000万。

  • 成本倒挂与政策压力:普惠园收费上限与运营成本(如房租、师资)的矛盾突出,部分园所日均成本高达80元/生,远超过政策允许的收费水平。

2、小学关停潮接踵而至

2023年全国小学数量降至14.35万所,较2014年减少近6万所;东北地区十年内小学数量减少近五成。部分地区出现“一个班”的极端案例,如山西朔州民办小学因生源不足擅自停办,福建泉州2024年注销22所小学。

教师过剩问题凸显,预计到2035年全国将有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面临失业风险。


三、教师就业危机:从“铁饭碗”到派遣制的结构性转变
1、编制缩减与待遇下降

多地推行教师退出机制,劳务派遣制逐渐普及。例如,郑州高新区派遣制教师月薪仅2000余元,太原部分派遣教师月薪不足3000元。薪酬低、无编制的现状导致教师队伍稳定性下降,优秀人才流失风险加剧。

2、学科与区域分化加剧

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优质教育资源竞争,但中西部及农村地区教师过剩问题严峻。北师大预测,未来十年内小学教师过剩规模将达150万,初中教师过剩37万。教师职业的“马太效应”显现,区域间差 距进一步扩大。

四、应对策略:转型与政策调整的双向探索

1、教育机构的自救与转型

  • 多元化经营:部分幼儿园尝试“教育+”模式,如混龄托管、银发教育(开设老年课程)、联合采购降低成本。

  • 区域资源整合:长三角地区20家园所联合采购食材教具,成本降低18%。

2、政策优化与长期规划

  • 动态调整学校布局:湖南省要求根据人口变化规划2024-2035年学校布局,城镇新增公办园、农村裁撤低效园。

  • 生育激励措施:北大教授提议三胎家庭免缴社保,以降低育儿成本;需同步推进住房、医疗等配套政策。

3、教育结构优化窗口期

学龄人口减少为推进小班化教学(OECD国家小学班均20人,中国为38人)提供了契机。江苏计划到2035年将师生比从18:1降至15:1,但需克服财政压力与政策执行惰性。

五、未来展望:人口红利消失后的教育重构

出生率下滑对教育行业的影响将持续数十年,从学前教育延伸至高等教育(预计2038年高校生源锐减)。这一过程中,教育行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通过技术赋能(如AI教育工具)、资源再分配(城乡教育均衡)和职业培训(教师转岗)应对挑战。


唯有政府、社会与市场协同发力,才能将人口危机转化为 教育升级的机遇。

不得不说,DeepSeek的回答有理有据,一针见血。

虽然这些只是AI的预测,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教育在未来会面临诸多变化,我们不能再用老一套方法应对。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责编:星姐

主编:芷儿

- 本文为原创,部分图片及字体商家已获版权并授权我方使用 -

- 以上内容仅为对相关信息的介绍,不属于要约,不对公共设施、交通规划、项目外立面效果、绿化率等作出承诺,具体以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政府审批及实际交付的状况为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