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关于“幼儿园免学费”的消息
在网络上铺天盖地
这到底真的假的?
注意!
最新消息来了!有反转!
前几天淮安网已发过辟谣
但是还有许多人在传
网传幼儿园免费?真相来了!
这一传闻的源头
起于近日教育部公布的一份名单
江苏32个县(市、区)
通过认定
因此很多人不理解
以为免费
这是怎么回事?
幼儿园真的要免费了吗?
假的!假的!
专家已经在线辟谣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名单所列的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域,和学前教育免费是两个概念,部分博主所称的“幼儿园教育从今年起免费”系误读!
“这份地区名单是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地区的名单,并不是说这些地方的学前教育要免费,网上所说的‘幼儿园将免费’的说法是将内容拼接后的误读。”储朝晖表示,“这并不代表普惠性幼儿园就是免费的。”
所以结论就是
文件是真的
但需要澄清的是文件中提及的
普及普惠≠免费教育
教育部文件中也并未提及“免费”二字
所谓免费是网络营销号的误读
目前
已有多家官媒下场辟谣
扩散!普及普惠≠免费教育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旨在解决当前幼儿园办学中存在的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等问题。
其中,衡量幼儿园普及普惠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指标和标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农村地区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园、落实省定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办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而《学前教育法》旨在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发展目标是“普及普惠”,并非“免费教育”。
不能简单地将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等同。要清楚“普及普惠”的内涵,是“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也就是说,“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是政府、社会、家庭成本共担的社会公益服务。
“普及”指的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需达到一定标准,让更多孩子有园可上;
“普惠”则突出公益性质,重点在于提供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并非完全免费。
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收费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普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
好啦!这下真相大白了!
提醒广大网友
不信谣!不传谣!
扩散!
告诉身边其他人吧!
来源:江南晚报、南方日报、教育部官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