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幼儿园即将全面进入免费时代,在社交媒体刷屏,今天看到央广网的新闻,这是误读。
全国301个县(市、区)的幼儿园将从今年起实行免费教育,甚至有自媒体发布“教育部公布”名单,声称学前教育将纳入义务教育。这一消息在家长群体中引发广泛关注。
官方回应:暂无相关政策
央广记者多方求证后发现,相关信息并无官方依据。多地教育部门明确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关于幼儿园免费教育的文件或通知。浙江温州瓯海区教育局副局长邹金伟表示:“我们没有收到通知,这个是网上的传言,没有具体的指示意见,也没有相关工作部署。”
山东银座英才幼教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霞也表示,近期确有家长在咨询此事,她认为可能是公众误解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政策,将其解读为“免费教育”。
“普及普惠”并不等于“免费”
2024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的通知》,认定天津市滨海新区等301个县(市、区)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幼儿园将实行免费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解释:“‘普及’意味着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机会入园,‘普惠’则指财政资金均衡配置,以补贴形式降低学前教育的成本。然而,‘普及普惠’并不等同于‘免费’。目前,全国22个省份制定了普惠幼儿园补贴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幼儿园都免除费用。”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专家辟谣
针对“学前教育将纳入义务教育”的说法,储朝晖表示,这也是误读。他指出:“义务教育具有刚性和强制性,而学前教育阶段,3至6岁儿童的成长特点及家庭意愿各异,强制入学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发生冲突。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90%,但普惠目标的实现仍需财政支持和政策完善。未来,学前教育资金应纳入政府预算,确保稳定拨款,但目前尚未达到纳入义务教育的阶段。”
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仍以“普及普惠”为核心目标,而非全面免费,家长们应理性看待相关政策,避免误信误传。(噪音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