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语言话术·题外话》012

且说听闻二舅母王夫人的外甥薛蟠打死了人命,王子腾派人来说要召薛家进京,可王子腾不久调任离京,如此看来,薛家进京后肯定要被安置在贾府,暂且按下不表。

林黛玉和众姊妹见王夫人与凤姐忙碌,便去到了大嫂子李纨房中。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族中男女无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续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为德”,故生了便不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烈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罢了,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引程甲本第四回)

关于李纨,还需从曹雪芹的文字中体会“话里有话”之意。主要需重视三点:


其一,李纨嫁给贾珠后守寡,这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已有所交代。倘若贾珠不死,荣国府管家之人必定是李纨而非王熙凤。李纨守寡不能管家,日后贾琏的小厮兴儿与尤二姐交谈时,也补充说明这是贾家的规矩。王熙凤从李纨手中接管了钥匙和权力,这就意味着两人需作对比。

此时,李纨处于人生最低谷,王熙凤处于人生最显赫之时。极有可能未来李纨否极泰来,王熙凤盛极而衰。从结局反推,已能证实这一推论。而李纨能够寄予厚望的是她有一个儿子贾兰。俗话说“有儿傍身不愁老”,李纨既与王熙凤对比,她有的,王熙凤便没有。

此外,贾珠不到二十岁娶李纨,生下贾兰后一病而亡。按照贾蓉出场时十七八岁已结婚来推测,贾珠结婚时也只有十七八岁。而贾兰此时年仅五岁,比叔叔贾宝玉小三岁,由此推测贾珠比贾宝玉大十五岁左右,贾元春比贾宝玉也只大十多岁。提及此是为说明贾元春此时也才二十出头,不可能像续书所写的那样,死时四十三岁。这是从李纨的基本情况得出的贾家大概情况。


其二,李纨出身的李家也是金陵的仕宦大族,族中男女皆读书,堪称书礼世家,否则其父李守中也不能贵为国子监祭酒。

贾府身为国公世袭之家,荣国公世袭爵位在长房贾赦手中,二房贾政只有爵产而无爵位,想要光宗耀祖就需在科举仕途上努力。

贾珠十四岁进学中了秀才,在科举方面颇有天分。贾政为儿子娶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为妻,既可得贤妻辅佐,又有岳丈人脉铺路,若贾珠不死,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无奈他命薄,李纨命苦,贾政一番心血也付诸东流。这对三代以来谋求弃武从文的贾家而言,是不小的打击,毕竟至今未能在科举仕途上有所突破,容易夜长梦多。


其三,贾珠名字中有“石”,李纨名字中有“木”,毫无疑问,二人的姻缘也是一对“木石姻缘”。只因贾珠早逝,这段姻缘半途而废,才有了第二个“木石姻缘”——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出现。这表明贾府弃武从文的方针一直在贯彻执行。

李纨字宫裁,意为最好的绢绸,匹配皇宫所用最好的女红剪裁。若结合李守中国子监祭酒的身份隐喻“桃李满天下”,那么,李纨字宫裁用在教育方面,就是一棵好苗子匹配一位最好的老师来培养,分明指的就是贾兰与李纨母子。日后贾府抄家,贾兰却能破而后立成才,李纨的教育居功至伟。

李守中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只让女儿学习一些《女四书》《烈女传》等经典。其中《列女传》收录了古代四大贤母教子的故事:孟母三迁、陶母截发延宾、欧母画荻教子、岳母刺字等。


并且,讲述李纨日后母凭子贵的《红楼梦曲子·晚韶华》,典出于梅尧臣所作祭奠欧母的《欧阳郡太君挽歌》之二:“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这说明李纨和贾兰母子的原型,借鉴自画荻教子的欧阳修与母亲郑氏。

曹雪芹以李纨培养贾兰成才的例子,证明好媳妇旺三代。若结合荣禧堂那幅东安郡王穆莳所题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用以比喻贾府子孙成才,说明木石姻缘才是贾府未来的希望,林黛玉是贾家的“人参养荣丸”。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